共治|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社会学校家庭要共管共治形成合力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9月2日电 (采访人员杜燕飞)随着我国互联网使用日益低龄化、便捷化,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通知》强调,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此举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多位教师和家长在接受人民网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培养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一起努力,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形成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社会合力。
“《通知》刚出来,我第一时间就在朋友圈转发,短短几分钟内就有几十个好友点赞,大家都拍手称赞。”北京市朝阳区小学生家长王女士告诉采访人员,自己的孩子快要上初中了,因沉迷网络游戏,原本学习成绩在班里前几名,现在变得不爱学习了。希望网络游戏公司真的可以严格落实防沉迷工作的各项要求,向社会展现诚意诚信和责任担当。
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的刘女士,家里有一个上初三的孩子,比较爱玩游戏。“国家出台的这个政策真的是太及时了!网络游戏互动性、沉浸性、仿真性强,操作便捷,对孩子而言有着很强的吸引力。长期以往,孩子沉迷在游戏世界里,特别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身边同事的孩子,初一、初二年级都是年级前3名,上初三后父母不让玩游戏,就拒绝去学校,为此家长和孩子不知道吵过多少次架,家长苦不堪言。”刘女士表示。
“我觉得出台游戏监管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一线教师,自己能够感觉到游戏对一些自制力不够好的孩子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比如,沉迷时间过长,影响休息,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率;经常因为玩游戏而与劝导的家人产生矛盾,影响亲子关系。”北京市顺义区的一家小学教师张女士认为,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在学校,老师会定期利用班队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健康上网、用网的习惯。同时班主任也会通过调研了解学生对游戏的依赖程度,对于一些沉迷程度较深的学生,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家校合作制定方案,一对一帮助学生,防止因沉迷游戏而影响身心健康。

【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