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对一个沉迷游戏的孩子,是怪游戏,还是怪孩子?( 二 )


孙宏艳曾和一个网瘾矫治机构的孩子沟通。她问孩子:游戏玩了多久才被家长送进来的?孩子回答:中考结束后,玩了一个暑假。她接着问孩子,之前玩吗?孩子摇摇头。后来孙宏艳才知道,家长管不住孩子,觉得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太长了,就直接把孩子送到了网瘾矫治机构。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不应该仅仅依靠技术,家庭的力量也需要被关注。”孙宏艳说。
每个沉迷游戏孩子背后都有家的故事
对于武汉的高三学生孙庆(化名)来说,他是被父母放弃的一个。
家里有个听话的弟弟,父母曾为打游戏的事情骂过他、打过他,也曾在上班前拔掉路由器。一天凌晨3点左右,他爬起来打游戏,屏幕上的“战场”不停闪动,耳机里枪声穿过耳膜。这一次他的“伪装”被拆穿了:妈妈半夜去洗手间,发现了他卧室里的电脑灯。他挨了一顿打。自从那一次冲突后,他继续打着游戏,但也明显感觉到父母开始把重心放在了弟弟身上,“放弃我了”。
沉迷游戏的孩子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一个错位的家庭故事。
金明发现,父母常年不在家,或者父母总会爆发争吵的家庭更容易让孩子沉迷游戏,“他们从家里得不到温暖,就转而向游戏世界去寻找心理上的满足。”他记得,曾有一个学生的父母在外做生意,每天晚上他就一个人在家点外卖,吃饭,玩游戏,“心里没有一个依托,孩子总觉得自己的世界是很冷清的。”
在食堂,金明还观察到还有一个男孩子,吃饭就要了一碗大白米饭,打了一碗青菜,说好话求着窗口的阿姨多给一点菜汤,就着一点青菜叶子和菜汤,泡着米饭吃掉。张金远远地观察了他好几次,发现他把钱存下来,偷偷地买了一件游戏装备。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后,他才知道,原来孩子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妈妈很早就不在人世了,“其实看着也是蛮心酸的。”他慨叹,“孩子沉迷游戏的一个原因是家庭爱的缺失”。
还有一个沉迷游戏的原因可能是孩子在家庭高压下的逃离。金明记得曾有一个孩子,家里父母都是高知分子,对他的要求很高,为了禁止他玩游戏,家长用暴力手段压制他。最后孩子的叛逆心起来了,只要父母一压制,就去爬阳台窗户。“这类孩子发现自己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就沉迷游戏了。”
游戏仿佛成为了问题孩子的避难处。但游戏暴露出的问题背后往往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家庭问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韦庆旺认为,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大致有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下的反应;第二层次来源于自我概念与心理成长的误区;第三层次则关系到时代发展与文化反哺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游戏带来的成长烦恼关键在于父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需要科学谨慎,又要做到平和、包容和开放。”

【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