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2|让无数玩家破防的“猛犸”,用两天时间成为了一个烂梗( 三 )


也有人试图忘记这个悲伤的结局去干些别的事儿,却发现早已灭绝的猛犸原来无处不在,就像游戏里一样如影随形,能出其不意跳出来撞得人破防。
听首歌能给你推荐《猛犸》;
dota2|让无数玩家破防的“猛犸”,用两天时间成为了一个烂梗
文章插图
睡不着看个助眠视频能发现猛犸要素;
dota2|让无数玩家破防的“猛犸”,用两天时间成为了一个烂梗
文章插图
玩个别的游戏分分神,结果发现这儿也有会颠勺的猛犸……
dota2|让无数玩家破防的“猛犸”,用两天时间成为了一个烂梗
文章插图
《宝可梦大集结》中的猛犸可以完美复现这套颠勺连招
玩家们就如同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只要看见和猛犸相关的元素就会泛起悲伤。而此刻他们还不知道,这只不过是几只落单的猛犸,天亮之后到来的才是象群。
dota2|让无数玩家破防的“猛犸”,用两天时间成为了一个烂梗
文章插图
这张图成为了玩家们当晚的真实写照
经过一夜的发酵,“为什么不ban猛犸”在第二天上午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浏览数超过7000万。这样的热度显然超出了原本的DOTA圈子,无数局外人在询问猛犸究竟是什么梗。
dota2|让无数玩家破防的“猛犸”,用两天时间成为了一个烂梗
文章插图
就算有导语,非玩家也显然看不明白这和猛犸有什么关系
这是Ti10以来DOTA2相关的内容第二次上热搜了。
在Ti刚开赛时,由于官方提出“非官方主播需延迟15分钟”的规定,一度引起众多玩家的不满,以YYF为代表的前职业选手和主播也公开抗议,以至于让“YYF”三个字母冲上了热搜。
很显然,就算是一般玩家也不一定能马上反应过来这和DOTA相关,更不要说一般网友了。结果当时这个热搜下大部分都是“我(或者我朋友)名字缩写怎么上热搜”了之类的内容。
这一回的猛犸同样如此,大部分路人并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知道DOTA为何物。但是大家发现只要你一触发“猛犸”“颠勺”“ban”这些关键词,就会有人冒出来给你接话暖场,简单易懂。
如果说一开始的“猛犸梗”来自于伤心的DOTA玩家在不经意间被相关元素破防,那此时的风向就已经演变为许多人主动去寻找一切机会证明自己知道这个梗,几乎在任何和“颠勺”“猛犸”有关的内容评论区,你都可以看到有人找来留言“为什么不Ban”。
dota2|让无数玩家破防的“猛犸”,用两天时间成为了一个烂梗
文章插图
是犀牛还是猛犸已经不重要了
众多机构账号也发现了这一“流量密码”,明里暗里将自己与“猛犸”搭上线,借此吸引一波关注。
dota2|让无数玩家破防的“猛犸”,用两天时间成为了一个烂梗
文章插图
谁都可以成为巴甫洛夫
没人知道此时还在刷“猛犸梗”的究竟是真犯了PTSD的DOTA玩家,还是跟风玩梗的一般路人,但它的悲剧色彩显然已经淡化,成了一场彻底的狂欢。

【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