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古代战场上,骑兵的战马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大家好,我们的鹏举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当骑兵走向战争的舞台之后,战马的作用就越来越突出了。战马在骑战中的作用自然是当作骑兵的坐骑,除此之外,还能用来拉车驮物、运送物资。骑兵出现之后,战争的规模也空前扩大。在春秋战国时代,“战车千乘”的规模就已经算是很庞大了。可每辆战车不过四匹马,千乘顶多也就四千匹,而骑兵动辄就有几万甚至十几万,何况每个骑兵也不止拥有一匹战马,都有自己的副马。战马在战场上也经常死伤,必须及时得到补充,这样对战马的需求量就大大增加。战马|古代战场上,骑兵的战马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文章插图
更重要的是,骑战对战马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因为车战中的马只需要拉车奔驰,而骑兵的马不光要高速奔驰,还需要跳跃、俯卧、渡水、上坡,还要求在战场上千军万马的厮杀中听从主人的指挥,默契配合。所以,正如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所说:“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战马在古代,正相当于现代战争中的装甲车,不可或缺。所以,选育良马、保养战马、调教战马,就成了一个必备的功课。那古代战场上的战马究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早在殷周时期,养马业就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有专职官员专司养马,更有“牧师”,负责养马场的看护,还有“马质”,负责挑选良马与建立马的档案,“瘦人”负责马的教练,“兽医”负责马的医务。战马|古代战场上,骑兵的战马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文章插图
战国时期,诸侯们为了适应骑兵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从北方游牧民族引进了大批良马。另一方面,北方的燕、赵、西北地区的秦,还开辟了大片的牧场,大规模养马。在这种养马事业发展之下,加以殷周以来养马技术的积累,战国时期的养马技术有了一个突出的进展。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出现了一批高超的养马、相马专家,还有专门的养马书籍。譬如家喻户晓的善识千里马的伯乐,就是春秋时期的秦国相马专家。而“伯乐”在战国时期可不仅仅是一个,而是一大批,《吕氏春秋》中就记载了十几个相马专家。在古代军队建设中,相马一直是一项不可缺失的内容,在若干兵书中也对相马术有专门的叙述。在没有检测动物内脏仪器的古代,仅凭借娴熟的相马之术就能选育出优良品种的马,实在是令人称奇。秦汉之后,多从西域的波斯、大宛、突厥等高寒之地引进良种马,对中原马的培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优良品种杂交,培育出来的马体力好、速度快、易于调教又少生病。为了适应骑兵发展的需要,我国历代都建立了“太仆”之类的专门机构管理大规模的国家养马场。如在西汉时期,太仆之下就建立了众多的养马官,每人饲养定量的马匹。战马的多少往往影响着国家的军力强弱,“秦汉以来,唐马最盛”,所以唐代前期军力十分强盛,国伟远扬。而宋朝却马政顽弊,养的马不仅少,质量也差,养一千匹马,仅仅有五分之一能用作骑战。虽然通过边境贸易能换得优良品种的战马,但远远不能满足军用。王安石变法曾采取鼓励民间养马以供给军用的措施,但因积弊较深,毫无用处。

【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