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

文章插图

胎位不正的概述
1、定义
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叫胎位 。正常的胎位应为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胎头在骨盆入口处,并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整个胎体呈椭圆形,称为枕前位 。除此外,其余的胎位均为异常胎位 。在妊娠中期,胎位可异常,以后多会自动转为枕前位 。如在妊娠后期,仍为异常胎位,则称为胎位异常,亦叫“胎位不正” 。常见的胎位不正有胎儿臀部在骨盆入口处的臂位,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的横位,或斜位等 。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骨盆狭小、盆腔肿瘤、胎儿畸形、羊水过多等因素 。异常胎位在分娩时可引起难产,多需手术助产 。如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母亲及胎儿生命 。

2、症状部位
子宫
3、症状科室
妇产科
4、常见病因
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骨盆狭小、羊水过多等
胎位不正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胎位不正】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骨盆狭小、盆腔肿瘤、胎儿畸形、羊水过多等因素 。异常胎位在分娩时可引起难产,多需手术助产 。如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母亲及胎儿生命 。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类:母体原因以及胎儿原因 。
1、母体原因:羊水过多、羊水过少、骨盆狭窄、前置胎盘、子宫畸形、产妇腹壁松弛等,都是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 。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孩子日常的活动空间,导致胎儿容易活动,能够随意改变自己的体位 。
2、胎儿原因:多胎妊娠、巨大胎儿、胎儿畸形、脐带太短等,都是引起胎位不正的常见原因 。
胎位不正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胎位不正的检查方法
B超
B超监测直观而清晰,可以直接观察胎儿的胎位正不正 。
四步触诊法
四步触诊法是产前检查最常用的方法,妊娠24周以后开始 。通过四步触诊法可以判定胎儿的位置和大小、子宫大小是否与孕周相符,可以判定胎产式、胎先露、胎位等,并估计羊水多少 。
孕妇体位:排尿后取仰卧位,头稍垫高,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稍分开,使腹部放松 。
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进行检查;做前3步手法时,面向孕妇;做第4步手法时,面向孕妇足端 。
手法
第一步:检查者两手置于宫底,测得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 。然后两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推,判断在宫底部的胎儿部位 。若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 。
第二步: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从上到下进行 。触到平坦饱满部分为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后 。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为胎儿肢体,有时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 。
第三步: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或胎臀,然后左右推动判断是否衔接 。若胎先露仍可以左右移动,表示尚未衔接人盆 。若已衔接,则胎先露不能被推动 。
第四步: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的两侧,沿骨盆人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对胎先露的判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的人盆程度 。先露为胎头时,一手能顺利进入骨盆人口,另一手则被胎头的隆起部阻挡,该隆起部称胎头隆突 。枕先露时,胎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头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 。
2、胎位不正的诊断鉴别方法
胎儿不完全臀先露
不完全臀先露以一足或双足、一膝或双膝或一足一膝为先露 。膝先露是暂时的,产程开始后转为足先露 。较少见 。
臀产式
正常怀孕在接近足月生产时,大部分胎儿的位置都是头朝下的,这种所谓的“头产式”占96%;而有3%则是屁股朝下,称为“臀产式” 。
胎儿单臂先露
单臀先露或腿直臀先露胎儿双髋关节屈曲,双膝关节直伸,以臀部为先露 。最多见 。臀先露是最常见的异常胎位,约占妊娠足月分娩总数的3%~4% 。因胎头比胎臀大,且分娩时后出胎头无明显变形,往往娩出困难,加之脐带脱垂较多见,使围生儿死亡率增高,是枕先露的3~8倍 。臀先露以骶骨为指示点,有骶左前、骶左横、骶左右,骶右前、骶右横、骶右后6种胎位 。

胎位不正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