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社日的由来 春社日的来历简介

导读: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文化习俗 。关于春社,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更别提知道春社日是怎样一个节日 , 春社日的由来是什么了 。以下是小编对春社日的来历简介,感兴趣的朋友来瞧瞧吧 。
春社日的由来
古人相信世间有神明的存在,所以每个传统节日古人都会大肆举行祭祀活动 。祈求上天保佑福泰安康,风调雨顺 。春社便是古代民间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节日 。
在中国古代的社日一共有两个 , 一个是春社日,一个是秋社日 。春社日是为了祈求土地神和五谷神赐福,祈盼能获得一个丰收年 。秋社日则是为了答谢土地神和五谷神为人民带来的丰收,再者与之分享又是喜获丰年的喜讯 。
在《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春社日这天的祭祀情形 。春社日这天,所有人集结在社树下搭建棚屋,杀牛宰羊献祭酒,举行祭天仪式以祭社神 。祭神后在一起享用祭祀用过的酒肉 。由此可以看出,春社日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 。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古代最重要的就是农耕,要想获得粮食,就离不开农耕 。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文化习俗 。同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一样,春社日也会吃社酒社饭 。当然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文化各不相同 。在山西阳曲一带,人民会在这一天吃社面 。山西潞安一带则吃社糕 。福建建阳一带则是早上熬社粥喝 。但是大多数地方都是吃含有猪羊肉等的社饭 。
不过就算文化不同,每个地方举行社祭仪式都会吃社肉、喝社酒 。社酒就是祭祀用的中和酒、宜春酒 。社酒也叫“治聋酒” 。据说,社酒可以治疗耳疾 。当然,这种说法是没有得到科学的印证的 。
春社日在甲骨文中就有所记载 。元朝以前 , 人们对春社节非常看重,每年都会大肆庆祝 。现在只有少部分地区还沿袭着这一传统习俗 。
春社日的来历简介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 。自宋代起 , 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然此后又有官社、民社之分 。民社下为二月二日,俗称“土地公公生日”;官社日期不变,其祭祀为国家祀典,在社稷坛举行 。古代春社日,官府及传统民间皆祭社神祈求丰年,里中有饮酒、分肉、赛会、妇女停针线之俗 。
《礼记 。明堂位》:“是故夏勺、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蜡,天子之祭也 。”唐张籍《吴楚歌词》:“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 。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唐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 , 家家扶得醉人归 。”元方太古《社日出游》诗:“村村社鼓隔溪闻,赛祀归来客半醺 。”
春社日
春社是源自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春社的时间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此处为中国古代干支纪日法,大体来讲,古时纪日时,按干支顺序以60日为一循环,如某日用干支纪日法记为甲子日,则次日为乙丑日 , 三日为丙寅日,四日为丁卯日……十一日为甲戌日……十三日为丙子日……六十一日重新为甲子日,六十二日为乙丑日,具体见干支 。戊日 , 即是以天干“戊”为开头的日期 , 下文提到的“酉日”、“丁日”等,皆是如此 。)
春社是什么
春社是最为古老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在商、西周时期 , 是男女幽会的狂欢节日,而后来则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 。春社的时间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但在中国民间也有二月初二、二月初八、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之说 。
春社在甲骨文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距今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元朝以前,在中国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 。但目前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仅有部分地区存在二月二拜土地公的习俗,并称此日为土地诞、福德诞等,但与传统的春社不尽相同 。
【春社日的由来 春社日的来历简介】

春社日的由来 春社日的来历简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