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6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6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文章插图

民国时期对妇科贡献比较大的著作有张锡纯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成书于公元1918年 。还有张山雷笺正的《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 成书于公元1933年,书中所倡肝肾学说,多是自识心得 , 切要发明,曾作教本而广泛流传 。
总之 , 清代以近的妇产科专著,现存不下数十种,在理论和实践中影响较大的首推《傅青主女科》、《达生篇》、《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和《沈氏女科辑要》 。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妇科学的发展(公元1949年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中医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医妇科学理论进一步得到整理和提高 。1956年以后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连续编写了六版《中医妇科学》统一教材,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各地先后编写了一批内部教材和妇科专著 。开展了博士、硕士不同层次的医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妇科人才 。
同时,出现了许多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 。如1964年,上海第一医学院藏象专题研究组的《肾的研究》,其中有关于“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的治疗法则与病理机制的探讨”及“妊娠中毒症中医辨证分类及其治疗法则的探讨”;60年代,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1978年江西省妇女保健院的“中药药物锥切治疗早期宫颈癌”以及针灸纠正胎位、防治难产等,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和途径 。

6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