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端穴


兑端穴

文章插图

兑端穴的概述
1、定义
兑端经穴别名 。出《针灸甲乙经》 。别名兑骨(《针灸甲乙经》),唇上端(《针灸学》(南京)) 。属督脉 。兑指口,端即尖端,此穴在口部上唇尖端,故名兑端 。兑端穴主要用于口唇及神志疾患等:如口噤鼓颔,口唇动,口疮,口臭,齿龈肿痛,消渴,鼻炎,晕厥,狂症,遗尿,鼻衄,口噤,牙痛,目翳,鼻渊,鼻塞,昏迷,昏厥,癔症,黄疸,小便黄,口腔炎,癫痫,面神经麻痹,糖尿病等 。

2、别名
兑骨(《针灸甲乙经》),唇上端(《针灸学》(南京)) 。
3、出处
《针灸甲乙经》:兑骨,在唇上端 。
4、主治疾病
昏迷,晕厥,癫狂,癔病,消渴嗜饮,口疮臭秽,齿痛,口噤,鼻塞等 。
【兑端穴】齿龈肿痛,口臭,齿衄,处鼻渊,面赤颊肿,唇吻强急,面部疮癣,两腮生疮,癫狂,项强 。

5、穴位解析
兑指口,端即尖端,此穴在口部上唇尖端,故名兑端 。
《易》:“兑为泽,为口,为舌,为刚中外柔(寓唇柔齿刚之意) 。”端,《说文》:“端,直也 。”并有始、首之义 。兑指口,说的意思,又洞穴也 。端,正也,绪也,又称事物之尽头为极端 。穴在唇之上端,为督脉之气生发之处,又为督脉末端以其所处部位得名 。鼻腔、口舌诸症及有碍发言之病,均可取之 。

兑端穴的取穴方法
正坐仰靠,于人中沟下端之红唇与皮肤移行处取穴 。
兑端穴位于面部,上唇结节的中点 。正坐仰靠取穴 。
兑端穴的解剖位置
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面神经颊支及眶下神经分支 。
兑端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 。布有眶下神经的分支和上唇动、静脉 。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 。
布有面神经颊支、眶下神经分支及上唇动、静脉 。
兑端穴的疗法
针刺法:一般针尖向上斜刺0.2~0.3寸 。
艾灸法:禁灸 。
兑端穴的配伍
兑端穴配目窗穴、正营穴、耳门穴治唇吻强,止齿龋痛 。
兑端穴配本神穴治癫痫呕沫;
兑端穴配合谷穴、颊车穴治牙痛 。
兑端穴配迎香穴、合谷穴治鼻塞 。
兑端穴配本神穴、后溪穴治癫痫 。
兑端穴配目窗穴、正营穴、耳门穴,有行气通经的作用,主治唇吻强闭不开 。
兑端穴配本神穴,有开窍醒神的作用,主治癫疾呕沫 。
兑端穴配耳门穴,有行气通清热的作用,主治上齿龋 。
兑端穴的功效与作用
宁神醒脑、生津止渴、兑端穴有清热散风、开窍醒神作用 。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手阳明脉气所发,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壮 。

兑端穴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