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要做啥 正月十一的风俗是什么

正月十一 , 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 , 又叫子婿日 。那正月十一的风俗你还知道多少?
正月十一要做啥?
请子婿
正月初二是多数地区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也有一些地区是在初三),也叫“迎婿日”,在古代,叫“归宁” , “正月初二路上看 , 尽是小生和小旦”说的就是大年初二这一天 , 满大街都是提着礼物、准备随妻子回娘家的男子 。按照旧习俗,吃过午饭后,女儿、女婿就要返回婆家,因为如果要留下来吃晚饭的话,会有“吃到底”之嫌,把娘家的财运和福气带走 。
再次相聚时,便是正月十一的“请子婿”,也叫“子婿日”,就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 , 既是对归宁节的回敬,也寓意着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
行彩桥
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行头桥”习俗,是潮汕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 。正月十一日晚开始的“行彩桥”,称为“行桥头” 。当夜幕降临 , 华灯初上,人们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兴致勃勃向彩桥涌来 。“行头桥”时,人们都要采下桥头的榕枝竹叶,并各作四句:“摘榕叶,日日有钱揸(拿)” 。拿回家里插在门楣上,以祈带来好运 。
在“行头桥”中,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祈祷语 。如带着小孩的人说:“行桥头(或摸狮头),阿奴事事贤”;未婚的小伙子说:“行桥肚(或摸狮肚),娶雅嬷(即漂亮妻子)”;姑娘们拿石块或竹枝掷溪中说:“掷(或行)桥中,嫁雅翁”(即俊俏的丈夫);怀孕的妇女说:“摸桥(或狮)耳 , 生阿弟”……等等 。
迎紫姑
我们知道,民间传说,家中有五神 , 比如灶王神、门神等等 , 今天我们谈到的厕神 。专门司职民间人家之厕职责 , 而且更是民间女子的保护神,惩恶扬善,保护黎民百姓 。
因此,到了大年十一,民间有请紫姑的说法 。感谢一年来厕所的庇护,希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 更是保护家庭和睦幸福,健康美满 。
贺“添丁”
在我国广东地区,正月十一有贺“添丁”的习俗,“添丁”一般指的是男孩!家里添了男孩,家人在正月十一这天会挨家挨户地送“米方糖” 。客家地区的百姓还会“升灯办酒席”,来款待村民!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其中都包含着对“新丁”的祝福与期望!
炮龙
“炮龙”是一种舞龙 , 但比常见的舞龙要大,身长约40米,短的也有7节 , 长的有11节 。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晚,宾阳县都要举办“炮龙节”,“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燃放鞭炮、夹道相迎,有“炮声不停,龙舞不止”之说,故称“炮龙” 。
正月十一要吃啥?
吃烙合子
这是北方一带的传统美食,制作非常简单,和面檊皮,包子各种各样的青菜,烙熟就可以吃了,酥脆清香,咬一口,不小心还烫嘴,像我们印象深刻的韭菜盒子 。
正月十一吃烙合子,“合”与“和”是谐音,有和和美美之意,更是祈福纳祥,和气生财之道 。
吃春饼
俗话说 , 正月十一食春饼,食好哙“春”寄予了老百姓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愿老年人康泰不老 , 祝青壮年旺盛壮?。?祈小孩儿快高活泼,有很好的寓意存在 。
吃小鸡蘑菇炖粉条
正月十一吃小鸡,做“小鸡蘑菇炖粉条”是最传统的 。
【正月十一要做啥 正月十一的风俗是什么】这道菜不只是有吉祥的寓意,而且还有捉弄新女婿的传说,这一天要是有新姑爷上门,娘家做这道菜的时候,粉条都很长,要是新姑爷不注意夹了粉条,就会缠缠绕绕的进不到碗内,又不能送回去 , 就会很尴尬 , 留下以后让人取笑的把柄 。

正月十一要做啥 正月十一的风俗是什么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