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P物质


脑脊液P物质

文章插图

脑脊液P物质的基本信息
1、定义
P物质为脑或肠组织中所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11肽物质 。分子量1340,具有收缩平滑肌和扩张血管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中黑质含量最多,其次为第四脑室底、下丘、中脑、下丘脑、尾状核等,在大脑皮层中含量很少,灰质含量高于白质,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及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与疼痛传入活动有关 。
广泛分布于脑内,在负责调节情绪的脑区(杏仁核、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下丘脑等)比较丰富,同时在初级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及神经纤维上有较高表达 。
速激肽(主要指P物质)的主要作用是传递痛觉信息——外周伤害性感觉经C型传入纤维传至脊髓背角或脑干,释放P物质及谷氨酸,激活二级伤害感受神经元,向脑内痛觉中枢传递痛觉信息 。
另外,脑内P物质参与感觉、运动、情绪等的调节,并与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有关 。
研究中运用CJ 012,255,它能够和神经激肽-1受体结合拮抗P物质 。分别给饮食导致肥胖和基因导致肥胖的小鼠模型注射CJ,并且观察它对体重、肥胖、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注射CJ后,在两周高脂肪饮食后能够防止体重增加和脂肪的积聚,在三个月高脂肪饮食后导致体重减轻、脂肪减少以及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抑制了食物的摄入量) 。P物质控制能量平衡的作用和瘦素关系甚微,试验中瘦素缺乏的小鼠在注射CJ治疗后也有效果 。外周注射P物质3小时候后可导致轻微的剂量依赖性的食物摄入增加 。在小鼠注射CJ后通过减少食欲促进体重减少 。所以,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可能是一个治疗肥胖的新靶点 。

2、专科分类
体液和排泄物检查
3、检查分类
脑脊液检查
4、适用性别
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
非空腹
脑脊液P物质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
485.44±198.01pmol/L 。
2、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含量升高,脑外伤在24h后开始升高 。脑栓塞急性期可降低 。
脑脊液P物质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
使用放射免疫操作法 。
利用放射免疫分析原理测定脑脊液P物质的释放量,在适当的抗体浓度下,让标本中的P物质与标记的P物质竞争地结合,然后用第二抗体和PEG作为结合标记抗原的分离剂,再根据结合率查标准曲线,求出标本中P物质的含量 。
2、注意事项
采取CSF 2ml置于预冷塑料管中 。加抑肽酶(1000KIU/ml),置-40℃中 。

脑脊液P物质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
脑栓塞、纤维肌痛综合征
2、相关症状

脑脊液P物质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
一般无禁忌 。
2、不良反应
【脑脊液P物质】一般没有 。

脑脊液P物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