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中秋节的风俗都有哪些 厦门中秋的传统美食有什么

中秋节是中国一个很温暖的节日,说起中秋总是会想要要和家人团聚赏月,这一个节日表现了中国人对家庭的概念,而且因为中秋节是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有相似的习俗 , 也会有自己独有的特色 。那么厦门中秋节的风俗有哪些?厦门中秋的传统美食?
厦门中秋节的风俗有哪些
博饼
【厦门中秋节的风俗都有哪些 厦门中秋的传统美食有什么】在中秋佳节,厦门人除了吃月饼、赏明月之外,最受欢迎的当然是中秋博饼文化 。中秋博饼还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
中秋博饼起源于厦门 , 在明末清初厦门岛已有中秋博月饼的习俗,后流传于漳州的龙海、泉州的安海等地 。
它把中秋月饼改良成为按科举级别制成的一整套会饼,同时结合古代博弈游戏的《骰子选格》和明代中期江南流行的状元筹游戏法则;
通过掷六个骰子的方式 , 博得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共六个等次,获取大小不等的月饼,是一项游戏法则公平、简单、有趣 , 带有竞技游戏性质的民俗娱乐活动 。
拜月听香
厦门人历来十分重视中秋节,而且习俗颇有地方特色,其中就有拜月听香 。在老厦门人的印象中,农历八月十五是太阴星君的圣诞,他们延续古人对天象的崇拜,这一天要设祭拜月 。而有心事者,便借着月亮当空高挂之际,向其求得方向--这一举,即为听香 。
听香,可于家中拜月后进行 , 也可找供奉阳神的公庙问卜 。焚香祷告,然后掷信杯,得到应允,就可以听香了 。
厦门中秋的传统美食
蒸番薯芋
老厦门的俗语里 , 也有八月十五 , 番薯芋一说,其含义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时,人们要用刚收获的番薯、芋头等祭祀神灵 。
番薯和芋头,在中秋前后成熟,是当季食材 。金黄色的番薯、白色的芋头,被闽南人寓为包金包银,吃它们有护子护孙之效 。
在闽南语里,芋头与护谐音,芋头往往是一颗能种出一窝的芋子,人常言芋子芋孙,谐音护子护孙的说法 。而这些正是托土地公所庇佑,因此八月十五祭拜土地公 。
吃月饼
提到过中秋 , 不得不说的 , 就是吃月饼了 。在厦门,早年市面上供应的中秋糕饼种类就十分丰富 , 有中饼、广东饼、水晶饼、饼干会饼,以及白蛋糕、煎蛋糕等 。
上世纪30年代初,厦门专营糕饼业的商号(有自制能力)有七十余家,其中分为西饼、糕饼、饼干、糕品、糕粉、糖饼、北饼等分类,社交茶叙常用西饼,礼饼喜糖则为婚事所用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本地的鼓浪屿华联侨利黄则和优思麦以及鹭江东海厦门宾馆福联悦华等老牌饼家和星级酒店都会适时推出丰富多彩的月饼 , 广式、潮式、苏式等各种流派异彩纷呈 。

厦门中秋节的风俗都有哪些 厦门中秋的传统美食有什么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