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肝炎的治疗

【重症肝炎的治疗】

重症肝炎的治疗

文章插图
分急性、亚急性、慢性重症肝炎 。急性重症肝炎诊断依据:起病急,黄疸迅速加深,消化道症状较严重 。起病10天内出现肝性脑病的精神神经症状,如嗜睡、烦躁不安、神志不清、昏迷 。亚急性重症肝炎诊断依据:急性黄疽型肝炎在发病后10天以上8周以内,黄疸迅速加深,皮肤巩膜深度黄染,乏力,厌食,纳少 , 恶心呕吐,腹胀 , 腹水,出血明显 。后期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及脑水肿 。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症肝炎,病人有慢性活动肝炎或者伴有明显的肝硬化的病史、体征、严重肝功能损害 。
1.湿热证
表现为皮肤黄染和目黄,色泽鲜明,食欲不振,脘腹满闷,尿黄,苔腻,舌质红 。如热重于湿,尚见口渴、心烦、苔黄、便干;湿重于热 , 尚有头重身困感觉、不喜饮、大便多稀溏、苔白 。治宜祛湿清热 。热重者以清热为主,祛湿为辅;湿重者以祛湿为主 , 清热为辅,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
(l)茵陈30 g , 炒栀子10~12 g,板蓝根15~30 g,云苓30 g,车前子15 g(布包),川军6g(后下),黄柏IO g,水煎服 。用于热重于湿者 。
(2)茵陈30 g,云苓15 g,泽泻12 g , 苍术10 g , 白蔻仁10 g,大青叶15 g,水煎服 。用于湿重于热者 。
2.寒湿脾证
表现为皮肤及两目发黄,色泽晦暗,神疲乏力,食少便溏 , 口淡不渴,腹胀满,四肢沉重,苔白腻质淡胖嫩有齿痕,脉沉缓无力 。治宜祛寒湿 , 健脾利胆,可用:白术15 g,苍术IO g,茯苓20 g , 白蔻仁10 g(后人),茵陈30 g , 干姜IO g,炮附片IO g , 水煎服 。

重症肝炎的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