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阳之陵泉穴


2 阳之陵泉穴

文章插图

阳之陵泉穴的配伍
配环跳、风市、委中、悬钟,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 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
配阴陵泉、中脘,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
配人中、中冲、太冲,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
阳之陵泉穴的功效与作用
阳陵泉穴具有舒肝利胆,强健腰膝的功效 。阳陵泉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的作用 。阳陵泉具有疏肝利胆、和解少阳、清热利湿、祛风散邪、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之功 。
阳陵泉是胆府的下合穴,“合治内腑”,故可疏调肝胆、降逆止呕,治疗肝胆病 。经脉循行于下肢,经筋“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且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故可强筋骨、通经络,治疗经脉病 。少阳为风木之经,肝胆火盛,热极生风,可发小儿惊风,阳陵泉可清泄少阳、平肝熄风而治之 。
阳陵泉系胆经之合穴,又是八会穴之筋会 。有清泄肝胆、舒筋利节之功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膝者,筋之府 。”故后人以本穴为治筋病之会穴,凡治筋病,先取本穴,后取他穴 。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憺憺,恐人将捕之,嗌中妹然数唾 。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
《针灸甲乙经》: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好太息,阳陵泉主之 。胁下支满,呕吐逆,阳陵泉主之 。髀痛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阳陵泉主之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膝伸不得屈,冷痹脚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 。
《针灸大成》:主膝伸不得屈,髀枢膝骨冷痹,脚气,膝股内外廉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苦嗌中介然,头面肿,足筋挛 。
【2 阳之陵泉穴】《类经图翼》:主治偏风,半身不遂,足膝冷痹不仁,无血色,脚气筋挛 。

2 阳之陵泉穴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