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文章插图
导读:闭合伤口是预防伤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只有彻底清创基础上闭合了伤口 , 才能保护外露的深部组织,阻止细菌入侵,防止感染 。……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手与外界的接触最多也最频繁,从而易受伤 。骨科急诊病人中 , 手外伤约占就诊人数的四分之一,而手部开放性损伤又占手外伤总数的三分之二 。手部损伤的防治是外科领域的重要课题 。特别必须强调对复杂的急诊手外伤的早期处理 , 对这类损伤,必须持积极态度 。如果早期处理正确常可避免再做二期手术 。如果损伤严重不能再早期进行修复,也应在早期手术时尽量为晚期修复创造条件 。
初期手外科处理
初期外科处理是处理手外伤的主要环节 , 也是今后再次处理的基础 。其处理原则是:早期彻底清创 , 防止伤口感染;尽量修复损伤的组织,最大限度地保留手的功能 。具体步骤是①清创②修复组织③闭合伤口④包扎固定 。伤口要及时止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感染药物 。
(一)麻醉 手术应在完善的麻醉下进行 。单指外伤,可用指神经阻滞麻醉;伤口累及手掌、手背或多指损伤,可作腕部神经阻滞;较大的伤口,最好在臂丛麻醉下进行 。
(二)清创 清创的目的是清除伤口内的污物及异物,去除失去活力的组织,使污染伤口变成清洁伤口(不是无菌伤口)以预防感染,具体方法同总论创伤章 。但强调:
1.要认真做好伤口清洗,虽方法简单,却实为预防伤口感染的重要步骤 , 应十分认真进行 。
2.应遵循清创术的原理,由外及里、由浅入深地按层次有计划清创 。手的结构复杂、精细、循环丰富,清创时要尽可能保留有血供的组织,少切除皮缘 。
3.在有计划清创的同时,全面、系统检查损伤组织,估计损伤程度及范围,必要时松止血带观察组织(如肌肉、皮肤等)的循环 , 以便制定全面的手术计划 。
(三)处理损伤的组织 平时手外伤,只要条件许可,应尽可能一期修复损伤的组织 。因为这时解剖关系清楚 , 继发变性轻微 , 不仅手术操作容易,而且效果好,功能恢复快 。处理顺序是:
1.骨、关节的处理 。与一般的清创原则一样,尽量保留骨碎片,仅去除完全游离的小骨片 。复位后用克氏针交叉固定(图1) 。长斜形骨折也可用加压螺丝钉 。不作通过邻近关节的髓内固定 。缝合开放的关节囊 。
2.修复肌腱、神经 。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是什么】3.一侧指动脉或指总动脉损伤,对手指循环影响不大,可不修复 。两侧指动脉全断,常造成手指供血不足,则需修复 。
(四)闭合伤口 闭合伤口是预防伤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只有彻底清创基础上闭合了伤口,才能保护外露的深部组织,阻止细菌入侵,防止感染 。手的循环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手部闭合伤口时限一般可延长至受伤后12小时,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可根据受伤性质、污染程度及气温高低等而增减,闭合伤口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接缝合 皮肤没有缺损或缺损很少,可直接缝合,但切忌勉强作张力缝合 。对跨越关节、与掌纹垂直、与指蹼平行的直线伤口,要作局部“Z”形皮瓣转移 , 避免疤痕挛缩 。
2.游离植皮 皮肤缺损创面的基底仍保留血运良好的组织床,骨质、肌腱没有裸露,可进行游离植皮,骨质、肌腱小片外露可用附近软组织(肌肉、筋膜)或软组织瓣覆盖,再行植皮 , 一般以中厚皮片为好,指腹、手掌也可用全厚皮片 。
3.皮瓣覆盖 骨质、肌腱有较大裸露,常需皮瓣覆盖 。
(1)局部皮瓣 指端小面积缺损可用指端各种皮瓣、鱼际皮瓣等,手背用局部任意皮瓣,拇指、虎口可用示指背侧皮瓣或示指背侧带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覆盖 。
a.指端三角皮瓣b.V-Y皮瓣 c.指背旋转皮瓣d.指背双蒂推进皮瓣
(2)邻指皮瓣 是用相邻手指背侧的皮肤形成皮瓣,常用于覆盖指端或指腹的缺损.
①游离植皮 ②指背皮瓣转移至指端掌侧后
(3)远位皮瓣 大面积裸露则需大面积的远位皮瓣,常用的有臂交叉皮瓣,腹部皮瓣和髂腰皮瓣等 。由于显微外科的迅速发展,近十年来不断设计出各种游离皮瓣,为手部创面提供更多的选择 。比较适用于手部的有前臂皮瓣 , 隐动脉皮瓣,上臂内外侧皮瓣及腹股沟皮瓣及足背皮瓣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
(1)腹部皮瓣 (2)臂交叉皮瓣
(五)包扎固定:手部损伤包扎固定很重要 。骨关节损伤,术后应包扎固定在功能位 。肌腱神经损伤修复后应包扎固定于无张力位 。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是什么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