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的病因


肾小球肾炎的病因

文章插图
导读:多通过激发补体系统或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而导致,多为弥漫增殖性改变 。在临床上,此类感染后引起的急性肾炎发病率还比较高 。……
肾小球肾炎的病因有哪些?肾小球肾炎根据性质可以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下面我们分别将叙述一下两类肾小球肾炎的病因 。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由于本病的病因有多种,每一病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改变、预后、发病机理均各不相同,因此有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可见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临床表现相同的疾?。堑ヒ徊∫蛞鸬募膊?。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致病因素有以下儿种:
(1)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后 , 尽管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很低,其机理尚不清楚,但如果临床上有病毒感染史而无细菌感染症状 , 尿液改变轻,肾炎综合征不典型时,应考虑是否为病毒感染后肾炎 。
(2)葡萄球菌感染
多通过激发补体系统或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而导致 , 多为弥漫增殖性改变 。在临床上,此类感染后引起的急性肾炎发病率还比较高 。
(3)肺炎双球菌感染
该类急性肾小球肾炎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而导致的,多为轻型弥漫增殖性肾炎或局灶型肾炎 。其潜伏期较短 , 一般临床表现除水钠潴留症状较轻外,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相似 。
(4)急性链球菌感染
此种急性肾炎在临床上最为多见 。链球菌有许多种类,每种又有不同的亚型 。能够引起急性肾炎的链球菌是β-溶血性链球菌A 族的第1、2、3、4、18、25、49、55、57、60型,但其发生肾炎的比率均不恒定,而第12型是大部分急性肾炎的病因 。因此,急性肾小球肾炎由于链球菌感染引起者,多为β-溶血性链球菌A族(甲组)第12型 。
其病理生理过程可以概括为 ,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或抗肾抗体破坏肾小球,细菌外毒素的作用,均可吸附并激活补体系统,引起局部一系列炎症反应,肾小球基底膜被破坏,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肾小球内皮细胞肿胀、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腔闭塞,滤过面积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 出现氮质血症、尿毒症,球管失衡,出现少尿、无尿,导致水、钠潴留 , 血容量增多,出现水肿、高血压、甚者导致心力衰竭 。
(5)其他
梅毒、布氏杆菌病、伤寒、斑疹伤寒、原虫感染、霉菌感染之后等,亦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 。
非感染性疾病,如异种蛋白摄入、药物、肿瘤,全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亦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 。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
1.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未能彻底控制,临床症状及尿蛋白持续存在,迁延1年以上,而演变为慢性肾炎 。
2.过去无肾炎病史,因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出现显著水肿及大量蛋白尿等肾病综合征症状 。
3.过去确有急性肾炎综合病史,经数周或数月疗养后,临床症状及尿异常消失,肾功能正常 。经过相当长的间隔期(长者可达多年)以后,因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或过度劳累 , 突然出现蛋白尿、水肿或(及)高血压等肾炎症状 。
4.过去无肾炎病史,常因感染或劳累后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经短期休息后很快减轻或消失 。如此反复发作,而无明显临床症状 。
【肾小球肾炎的病因】5.过去无肾炎病史,短期内出现蛋白尿、进行性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 。

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