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60年前夫妻是这样避孕的


揭秘:60年前夫妻是这样避孕的

文章插图
据说,有人发现了一本小册子,是1956年由健康教育所出版的、印刷100万册的小宣传册子,小册子上还能明白地看出来,当时我国的避孕方式都是什么 。那时候还没有口服避孕药,有五种避孕方式 。让我们看看60年前夫妻是如何避孕的!
避孕,是每对育龄伴侣必须面对的问题,正常女性一生中有30年左右的时间需要避孕 。几十年前,农村等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写着“少生孩子多种树”的宣传标语 。而不久前,我在深圳意外地淘到一些好资料,是1956年由健康教育所出版的、印刷100万册的小宣传册子 。小册子多少可以反映出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进程,那时比较客观,强调不要生得太多,而没有子女人数的苛刻限制 。
小册子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对普通的夫妻,丈夫是机关职员 , 妻子是纺织厂工人,孩子从少到多后生活由轻松到烦累的变化,以此来讲明避孕的重要性 。从小册子上还能明白地看出来,当时我国的避孕方式都是什么 。那时候还没有口服避孕药,有五种避孕方式 。
【揭秘:60年前夫妻是这样避孕的】男性有安全套,当时叫“保险套”,很厚,每次使用后洗净擦上滑石粉保存,可反复使用 。其他四种都是针对女性的 , 包括子宫帽、注入避孕药膏、避孕坐药、放置像皮棉或海棉 。
从1955年出台的一份文件可以了解 , 通过当时避孕用具的供应计划,可以看出当时避孕的主要方式 。当时以1000万人份作准备,节育用具和药品的比率为,坐药30%,保险套55%,子宫帽10%,油膏5% 。当时我国对施行人工流产的规定是非常严格的 , 凡不是由于本人健康情况医学上认为需要,而是由于工作、学习上的需要或子女过多,须实行人工流产者,机关干部须经该机关的人事部门负责人批准,市民则须经街道委员会证明,医院方可进行人工流产 。
52年前的避孕用品
子宫帽:薄橡皮做的 。行房前,把子宫帽放入阴道,紧紧盖住子宫颈口 。使用前,先在帽内、帽外、帽边缘涂上杀精子的药膏 。行房后,8到12个小时才可把子宫帽取出,用肥皂在温水中洗净,擦干,撒上滑石粉,放在干净的盒子里,下次再用 , 不必消毒 。
药膏:用一个管子(注入器)把避孕药膏直接打到子宫颈口 。打药以后,不要起坐,以免药膏流出来 。
坐药:在行房前10分钟,把避孕坐药放进阴道深部,坐药见热融化,散布在子宫颈和阴道表面,可以杀死精子 , 阻挡精子进入子宫 。
放置橡皮棉或海棉:行房前,把系着带子的橡皮棉或海棉浸湿 , 抹上避孕药膏或撒上泡沫粉 , 放进阴道深部 。行房后,8到12个小时再把它拉出来 。也可用系着带子的棉花球 , 沾稀白醋或肥皂水代替橡皮棉、药膏 。

揭秘:60年前夫妻是这样避孕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