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食癖与贪食症是否相关?


异食癖与贪食症是否相关?

文章插图
导读:(2)患儿知道这种行为是不正常的,但无法自控 。所以或是自己躲在房间角落里大量吞食,无暇品味或细嚼,或是在公众场合乘人不备偷偷拿走大量细巧糕点,然后躲在暗处迅速吞吃 。……
【异食癖与贪食症是否相关?】异食癖,特指小儿持续性地咬食一些非营养的物质 , 如泥土、纸片、污物等 。大多发生于2~6岁小儿,男孩多于女孩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异食癖主要是因体内缺乏锌、铁等微量元素引起的 。但是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发现,正是因为患儿吞食大量的粘土和异物,才造成他们体内的铁、锌等吸收障碍 。发生异食癖的患儿也较多受到家庭破裂、父母分离、缺少情感关怀、受虐待等心因性影响 。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生们认为,异食癖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
异食癖对患儿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合并症上 。如:吞食灰泥 , 可发生铅中毒;吞食污物,可引起肠道寄生虫?。煌淌痴惩?,可阻碍营养物质吸收 , 导致高血钾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吞食头发、石头,可造成肠梗阻和食物中毒 。危害性大小主要与吞食物质的类型及数量有关 。随着年龄增大,异食癖症状将逐渐消失,很少持续到成年 。但是对异食癖小儿应积极治疗,以防因异食而引发躯体疾病或死亡 。
贪食症是一种发作性的、不能自控的、短时间内大量进食的表现 。与异食癖同属心因性障碍 。它的主要症状有:
(1)至少在最近3个月内,每周出现两次以上的暴食行为;发作时 , 常在数小时内即吃掉整瓶的果酱,或整听的饼干,外加一大块面包 。
(2)患儿知道这种行为是不正常的,但无法自控 。所以或是自己躲在房间角落里大量吞食,无暇品味或细嚼,或是在公众场合乘人不备偷偷拿走大量细巧糕点,然后躲在暗处迅速吞吃 。
(3)进食冲动过后会感到悔恨、内疚和情绪抑郁,故又多次诱发自己呕吐,或长久不吃不喝 。可因体内水电平衡失调而引起低血钾、心律紊乱,甚至肾功能衰竭 。
(4)常对自身的体型和体重表示过分关注 。
(5)有脑电图异常 。治疗后多数患儿症状可缓解 , 但易反复发作 。
对异食癖和贪食症患儿 , 应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改善家庭环境;医生可通过父母学习班等对家长进行育儿指导 。采用行为疗法也有明显疗效,如:对异食癖者可着重采取厌恶疗法;辅以电疗、催吐和药物治疗;对贪食症者,着重采取以自控方式为主的认知行为治疗 。首先通过心理治疗,让患儿明确他有能力控制自己的饮食 。然后每天记录进食次数、食物品种和数量、呕吐次数等 。找出与自身的与贪食有关的环境和情绪因素,再帮助其有意识地消除或回避 。如能达到治疗初设置的阶段预期目标,则进行自我奖励 。目前,行为治疗对贪食症的治疗效果尤其令人满意 。

异食癖与贪食症是否相关?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