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脂肪


粪便脂肪

文章插图
正常人每天从粪便中排出的脂肪占干燥粪便量的10%~15% 。
其中含有结合脂肪酸(5%~15%)、游离脂肪酸(5%~13%)、中性脂肪(1%~5%) 。
正常乳儿的粪便较成人粪便中脂肪含量高50%,幼儿粪便中的脂肪含量也高30% , 且以中性脂肪为主 。
需要检查人群:出现黄疸症状患者 , 长期腹泻及腹痛病人 。
  • 检查部位:肝,胆,肠
  • 科室:肛肠外科,胃肠外科
  • 空腹检查:否
  • 禁忌人群:
  • 参考价格:
粪便脂肪——检查细节、注意事项、步骤、结果解读
粪便脂肪——检查项目的不适宜人群:
暂无内容粪便脂肪——检查项目的注意细节:
1、检查前要求:
1)采集时请避免挖取沾到马桶內尿液及自来水的部分;同时也请勿将粪便直接置于卫生纸或擦手纸上 。
2)为避免干扰检验结果,请勿使用棉花棒挖取 。
3)粪便采集量请勿过少(3~5克) , 以避免无足够的检体以供检验 。
2、检查时注意:
1)因为婴幼儿不容易一次取到足量的检体,若需要分次收集时 , 请将检体暂时置于冰箱冷藏保存,以避免细菌滋生 。
2)常用粪便脂肪检查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称量法和滴定法等 。需要准备定量的患者建议进行脂肪定量测试 。
3、不适宜人群:
【粪便脂肪】1)非创伤性检查,没有不适宜人群 。
粪便脂肪——检查项目的一般步骤:
1、常用粪便脂肪检查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称量法和滴定法等 。显微镜检查法简单易行,但准确率低,只能作筛检试验,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称量法和滴定法为定量法,但代表的是总脂肪酸,不包含中性脂肪中的甘油部分 。
2、利用脂肪定量也可以计算脂肪吸收率,用以估计消化吸收功能 。
3、脂肪吸收率=100%/膳食总脂量3)参考值:成人或儿童:95%4)临床意义:脂肪测定主要了解人体的消化或吸收功能,间接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若24h粪便中脂肪总量超过6g时,称为脂肪泻 。
粪便脂肪——检查项目结果解读:
1、常用粪便脂肪检查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称量法和滴定法等 。显微镜检查法简单易行,但准确率低,只能作筛检试验,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称量法和滴定法为定量法,但代表的是总脂肪酸,不包含中性脂肪中的甘油部分 。
2、利用脂肪定量也可以计算脂肪吸收率,用以估计消化吸收功能 。
3、脂肪吸收率=100%/膳食总脂量3)参考值:成人或儿童:95%4)临床意义:脂肪测定主要了解人体的消化或吸收功能,间接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若24h粪便中脂肪总量超过6g时,称为脂肪泻 。

粪便脂肪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