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陈皮胜黄金


百年陈皮胜黄金

文章插图
我是一个地道的北方胃,在咸甜之争中从来都旗帜鲜明地站咸 , 不甚喜欢甜食 。但因为陈皮,我对广式糖水情有独钟 。小时候,妈妈单位的阿姨们会把剥下来的橘子皮晒干泡水喝,据说能治疗咳嗽 。我喝过几次,很受不了这种苦涩的味道 。后来学了中药,了解到陈皮的来源 , 我便对这“老橘皮”敬而远之,直到喝了陈老板的陈皮红豆沙 。
陈老板是北上发展的广东人,开个小甜品店,这陈皮红豆沙是招牌 。红豆熬得融烂,想必是细细筛过,稠厚又顺滑;冰糖的甜味不重,但勾出了豆子本身的甘甜,再点缀以陈皮内敛的果香,一勺入口停不住,整碗落肚才舒坦 。后来与老陈混熟了,听他讲小时候阿婆煮的糖水,讲老家的陈皮和黄糖片 , 我才慢慢理解这小小一碗红豆沙里承载的重量 。我开始喜欢陈皮沉稳又内敛的柑橘香气 。
陈皮就是老橘皮?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干燥果皮,最早就叫橘皮 。广义来讲,陈皮确实是有年头的橘皮,细分下来,能用来制陈皮的品种包括四川大红袍、温州蜜柑、黄岩蜜橘、福橘及广东茶枝柑等 。茶枝柑制成的广陈皮是陈皮中的佼佼者 , 而广陈皮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出产者为最佳,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新会陈皮了 。
新会是个“湿盆地” , 雨水充沛 , 无霜期长,生长于此地的茶枝柑皮厚,油脂丰富,药用价值高 。每年十月中旬,果农们就开始分批采摘 , 最早是还没有熟透的青皮柑,然后是二红柑,最后是完全成熟的大红柑 。青皮和大红皮多用来入药 , 二红皮食用为主 。
百年陈皮胜黄金

文章插图
【百年陈皮胜黄金】采摘过后才是真正的忙碌,果农们挑选扁身光滑的柑子,从顶端将果皮均匀割成三瓣,蒂部相连,翻出白色的内囊反折过来,铺在场子上反复晾晒 。阳光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出油脂的活力,挥发油随水气飘散,柑皮逐渐干硬,就可以收起来了 。一摞摞柑皮装在麻袋里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定期检查是否受潮 , 剩下的便交给时间 。
百年陈皮胜黄金
在新会,储存三年以上的柑皮才有资格称为陈皮,这一过程叫“陈化” 。明代李中梓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中解释:“陈皮……采时性已极热,如人至老成,则酷性渐减 。收藏又复陈久,则多历梅夏而烈气全消 。”新鲜柑皮性热 , 味道苦涩 , 经过晾晒和陈化,辛燥刺激的成分逐渐挥发,气味变得柔和内敛,才能入药入馔 。
年份越高的陈皮颜色越深,油脂慢慢沉入油室,黄酮类、多糖等有益成分逐年沉积,药性和味道都愈发缓和 , 价值也就越高,百年陈皮的价格已经超过了黄金 。中药里有“六陈药”的说法 , 是指枳壳、陈皮、半夏、狼毒、麻黄及吴茱萸这六味药刚采收时药性峻烈,适合存放几年再使用 。
除胀化痰要药
百年陈皮胜黄金

文章插图
陈皮味辛苦 , 性温,主要作用在中焦脾胃,行气消胀是一把好手 。有些人胃口总是胀气 , 想打嗝也打不出来 , 这时候陈皮就很适用 。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脾胃气滞,陈皮都能配伍相应的药物标本兼治 , 比如异功散里用四君子汤加陈皮,健脾理气和胃;保和丸里陈皮加焦三仙,消食导滞;平胃散里加陈皮,配合苍术厚朴行气燥湿健脾 。脾胃气滞可能导致恶心呕吐 , 陈皮有一点点降胃气的作用,配合生姜能止呕;腑气不通大便秘结,陈皮配合大黄桃仁又能泻下通便 。陈皮是温和又百搭的药物,行气但不破气,只要和中焦气机有关的问题都能有所助益,所以调理脾胃的方子里经常见到它 。
陈皮的另一个作用是燥湿化痰 。味苦本身就能燥湿 , 而陈皮又是行气能手,湿阻气滞时气机通畅了,痰湿自然四散 。另一方面,脾为生痰之源,脾为湿所困时容易水谷不化而生痰 。陈皮行气燥湿,能恢复脾胃的正常工作秩序,从根本上杜绝了痰产生的根源 。因此,陈皮治湿痰效果很好 , 治痰名方二陈汤里的一“陈”就是陈皮 。这方子里还有橘红,也就是陈皮剥去白色内囊,化痰力量更强 。
在中国岭南地区,陈皮是很常用的调味品,泡茶、糖水、煮粥、蒸鱼、炖肉都可以放一点 。尤其在新会,几乎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备着陈皮 , 有的还会按年份整理好 。细心的主妇观察家里人的健康状况 , 今天女儿咳嗽了,汤煲里加一点陈皮 , 明天爸爸胃口胀气,做一份陈皮红豆沙 。陈皮沉稳内敛的柑橘香气是家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离家在外的游子带一份陈皮在身边,思乡之情也就有了寄托 。
陈皮还跟随着留洋的人们走出了国门 , 陈皮鸡酸酸甜甜的口味特别受美国人欢迎 。法餐主厨被陈皮的风味所吸引 , 专门为其开发了一季食谱 , 用陈皮制成的酱汁配马鲛鱼,倒也是中西汇通 。陈皮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认识 。

百年陈皮胜黄金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