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是手足口病的征兆吗


高烧是手足口病的征兆吗

文章插图

高烧是手足口病的征兆吗
【高烧是手足口病的征兆吗】1、高烧是手足口病的征兆吗
高烧是手足口病的征兆,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
2、导致宝宝发高烧的病因
2.1、中耳炎 。不管哪边的耳朵,只要看到耳孔发湿,就有鼓膜破了的可能,宝宝的鼓膜就是破了,也会很快长好,不用担心 。
2.2、颌下淋巴结化脓 。颌下淋巴结化脓是继中耳炎之后最容易引起高烧的疾病 。患颌下淋巴结化脓时,宝宝颌下肿得很硬,头部难以转动,一般都高烧到38℃左右 。应及早给予抗生素 。
2.3、宝宝肛门周围长出“疖子” 。当“疖子”变硬、红肿时也会发烧,一般烧到38℃左右 。可从宝宝大便时的哭闹就可知道 。
2.4、急性出疹子 。疹子一般多发于7个月以后的宝宝,偶尔也有发病于3-4个月的 。但是,在这个月龄中,发烧一般不超过3天,一天左右就退了 。而疹子却是在烧退之后出现,并扩展到全身 。
3、宝宝高烧不退怎么办
3.1、减少衣被: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 。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 。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
3.2、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
3.3、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 。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
3.4、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 。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
手足口病的原因
本病主要由COX病毒A16引起,其次与COX-A4-7、A9、A10、B2、B5有关,亦可由ECHO-71引起 。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 。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 。
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 。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 。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的偏方
1、黄芪15克、生薏仁10克、绿豆10克,先煮黄芪取其液,然后加入生薏仁、绿豆,煮粥食用 。
2、中药药枕:藿香、艾叶、白菊花各60克 。将各味药洁净处理,去除杂质,制成药枕使用 。
3、中药漱口法:金银花10克、荷叶5克 。加水煎药汁漱口 。
4、金银花12克、白菊花6克、板蓝根9克、竹叶6克 。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平时健康的儿童 。
5、黄芪12克、防风6克、炒白术6克、蚤休6克 。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体弱易感者 。
6、中药饮片煎煮熏蒸法:藿香10克、艾叶10克、佩兰10克 。每30平方米面积场所内,将上述中药加水1000毫升在敞开器皿中煎煮熏蒸30分钟 。

高烧是手足口病的征兆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