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莱曼耳放评测【图解】

一般来说玩音乐的读者朋友们一定会在家中搞一台耳放 , 这样的话,所听音质会提高的不知道有多少倍,可以说是一场听觉盛宴,由于耳放属于高技术含量点科技产品,好的调音和做功至关重要,所以耳放品牌一般都是国外品牌霸占 。今天小编要说的既是莱曼耳放的评测,这款莱曼耳放价格高达四千多元,究竟如何呢,那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莱曼耳放的评测吧 。
一、硬件与设计
莱曼采用铁制箱体 , 前面板为铝制,拉丝处理,看上去很有质感 。前面板上除了音量旋钮之外 , 还有两个6.25mm耳机输出插口 。这两组耳机输出没有切换,插入两只耳机能同时被驱动 。但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正常的音质水准,莱曼在说明书中对两个输出口做了相关说明,并强调不要同时使用 。这两个耳机输出口 , 其中一个输出可与前级输出同时工作,起到耳机监听的作用 , 而另一个耳机输出工作时前级输出将不被允许信号输出 。
打开机箱,可以看到内部结构,莱曼的内部做工相当不错,看上去工整有序,远比同价位的SOLO做工精良 。莱曼的内部结构很清晰 , 后面放置了一只大功率的环形变压器 ,提供正负15V输出 。相比单电压的设计,莱曼的设计空间要大不少 。变压器没有带屏蔽 , 如果能加个金属罩,还能降低机内干扰 。
莱曼的功放板前置 , 这种布局和熊猫的相反,各有利弊 。莱曼的布局的好处就是省去了耳机输出的连线,而RCA输入输出的连线被加长了 。莱曼看上去很复杂的样子,但电路结构也很清晰,顶部为电源处理,右侧为前级放大,中间部分为后级放大,底部为输出 。
电路后级采用BD139、BD140中功率对管 。在BD139、BD140旁边还有两颗小功率的三极管,型号为BC550/560,每声道对应的三极管一共4颗,这4颗三极管组成了菱形缓冲器[Diamond Buffer],它属于晶体管发射极跟随器的范畴,简称射随器 。这种结构的电路不具备电压放大能力,但具有工作稳定、频响宽、输入 电阻 大和输出电阻小等突出优点 。
二、听感综合评述
整体来说,我们对莱曼评价以熊猫耳放为参考较多 , 因为在我们之前测评中熊猫耳放的水平已经大大超过Solo和清逸伦T2.6F , 也超过了大部分山寨耳放 。莱曼作为甲乙类放大输出的耳放,声音风格也与山寨三号、Solo有明显不同,驱动力和控制力与熊猫耳放基本同一水平 , 中低频细节上有微小优势,高频细节略输于熊猫 , 风格上也有一定不同 。在声场表现上,与测量得到数据基本吻合,在HD650下熊猫耳放和莱曼声场表现相当 , 在SHP9000和K701下,熊猫略好 。
虽然莱曼耳放与Solo耳放在知名度和售价上都较为类似,但从听感上来说莱曼耳放相对Solo有非常大的优势,即便你只是将莱曼耳放的放大倍数设置在最小的0dB档位,莱曼的驱动力也略优于Solo,驱动HD650时中高频表现明显比Solo更好,更均衡 。
而10dB档位莱曼与0dB莱曼差别还是非常大的,整体表现自然大大领先于Solo的表现 。我们也尝试20dB的输出,从目前我们使用的几款耳机来看,20dB档位不是特别必要,它在高频上提升相对明显,声音更冲,但更显粗糙,而对于高阻抗DT880来说,这个档位改变又基本没有太多提升 。
三、总结评价
莱曼耳机放大器它的音色偏柔,尤其在高频表现上有一定可以称得上的味道,这可能与它的运放有较大关系,即便我们使用莱曼前级输出到其他耳放、功放,也能感觉到这颗运放暖色的味道 。这种高频的味道在HD650下表现较好,但我们更喜欢熊猫耳放配合HD650的高频音色 。莱曼与Solo形成鲜明对比,它的控制力出色,解析力和声场表现都较好,与森海塞尔HD650配合时,中频部分的表现是几款耳放中最令人满意的 , 也是莱曼比熊猫优势相对明显的一处 。
【简单介绍莱曼耳放评测【图解】】而它在大动态表现上,力量十足,与熊猫表现类似,其中存在一些不同耳机、不同风格上细小差别,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详细说明 。若以HD650为例,我们认为熊猫的高频表现优于莱曼,莱曼的中频表现优于熊猫 , 其他方面两者水平接近,稍有不同,整体水准接近 。
说了这么多关于莱曼耳放的评测资料,这款很价格高达四千多元的耳放为何如此之贵,我想各位读者朋友们也能在看完测评后知道一二了吧,确实,莱曼作为德国的高端耳放品怕 , 可以说它的耳放是绝对有资格把价格定在四千多元的,无论是做工还是听感都是很优秀的 , 小编做对比的耳放几乎都是不如它的 , 所以说,真正的音乐发烧友,你值得拥有莱曼耳放 。

简单介绍莱曼耳放评测【图解】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