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使用硼砂吐痰治病的叙述


路遥使用硼砂吐痰治病的叙述

文章插图
从著名作家路遥使用硼砂吐痰治病的叙述中,可以有助于人们对于中药药性中升降浮沉的认识 。下面分别以两个医案来加以解说 。
泻下消导案(清代名医徐大椿医案):淮安有位大商人杨秀伦 , 已74岁,患上了“外感停食”证——外感兼有食滞 。患者不思饮食,闻饭气则呕 。此前经治的医生认为病人年高体弱,虽停食但不能用消导之法来治疗,“非补不纳”,甚至用参进补,病愈重 。慕名千里延请名医徐大椿应诊,待明确诊断后即径用生大黄清食导滞 , 他医及亲人皆不敢用药 。徐大椿亲自煎药,并送给病人强令服之(“强服”) 。病人服药后泻下宿便,果得平安 。徐大椿一反常人的认识,大胆使用“荡涤肠胃”的泻下药生大黄,结果很快就治愈了疾病 。徐大椿认为该用消法而不用,则“误人不知其几也” 。
路遥使用硼砂吐痰治病的叙述

文章插图
【路遥使用硼砂吐痰治病的叙述】 涌吐胶痰案(现代医案):一男性患者,素有痰疾 。恒感咽喉处有痰黏胶着,每咳至声嘶嗓痛,得小块胶痰吐出则稍快,自言痛苦无比 。服化痰剂若干无寸效 。医者思此病非吐出其痰,病不能愈 。于是用硼砂20克,嘱其每次以少许含化,一日可行多次 。数日后上门来谢,说用药后吐出胶痰若干,如今胸中气爽神清 , 多年老疾得小方而愈,真奇事也 。
观此两则医案,使人觉得药物在名医的手中是如此神奇,前者用药泻下,后者用药却是吐痰,医生能够让药物发挥欲吐则致吐、欲泻则泻下的作用 , 药物又是如何听从医生“指挥棒”的呢?其实 , 根本原因在于,两则医案中,所用药物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 , 大黄的药性逐下泻积,而硼砂的作用则是涌吐痰涎 。
路遥使用硼砂吐痰治病的叙述

文章插图
催吐与下利(泻下) , 作用方向正好是相反的 , 怎么才能做到呢?这正涉及了药性的升降浮沉问题 。当然是一用催吐药,一用泻下药了 。它们的作用趋向不同,从而起到不同的药物效果 。药物的升降浮沉属性,决定了药物的作用趋向 。
“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 , 这是医圣张仲景的话 。针对不同的病情 , 要选用不同药性的药物,才能起到该吐则吐、该泻则泻的效果 。
路遥使用硼砂吐痰治病的叙述

文章插图

路遥使用硼砂吐痰治病的叙述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