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麻疹怎么办】宝宝出麻疹的症状


【宝宝出麻疹怎么办】宝宝出麻疹的症状

文章插图
导读:宝宝出麻疹怎么办?麻疹是一种急性的传染病,小宝宝们特别容易患上 。那么,宝宝出麻疹怎么办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宝宝出麻疹的相关内容 。
宝宝麻疹临床症状
小孩感染麻疹病毒经过9一12天的潜伏期后开始发病 。首先发烧、全身倦怠 , 然后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现象相继出现 , 有些小孩会出现流眼泪、怕光等症状,并且症状逐日加重 。一般发烧至第4天就开始出疹子,在出疹一两天前口腔粘膜上可发现许多针头大的白点 , 称之为科泼力克斑点” 。因这斑点在出麻疹时才会出现,医师看到科泼力克斑点”,就立即可诊断为麻疹 。麻疹红斑先从耳后头、前额出现,渐渐蔓延到脸、胸部、腹部、背部,最后到四肢 。3天以后出疹子,发烧开始消退,很多患儿皮肤会留下灰褐色斑点到l—2星期之久 。
宝宝出麻疹怎么办
1、隔离患儿
因为麻疹病毒大量存在于发病初期病人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血中,通过病人打喷嚏、咳嗽等途径将病毒排出体外,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 , 麻疹病毒还可经接触被污染的生活用品,作为机械携带工具,在短时间短距离起到传播作用,引起感染 。
因此孩子得了麻疹如无并发症应在家中隔离 。隔离时间为5天 , 有并发症者需延长至10天 。
2、保持室内通风
麻疹病毒通常在密闭的室内可以存活1天左右,只要一旦暴露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就会失去丧失活力 。所以患儿在麻疹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但切忌不要让患儿直接吹风 , 以免着凉 。家长接触病儿后 , 只需在户外逗留20分钟,即可不传染他人 。病儿的衣服 。被褥、玩具等在室外晒1~2小时就可达到消毒目的 。
3、创造安静的休息环境
为了使患儿休息好,居室要安静,父母应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麻疹患儿的眼睛不可以直接受强光刺激,在阳光强烈的白天应把窗帘拉上,遮挡外面的强光;到了晚上可以选择光线柔和不猛烈的灯具也可覆上灯罩 。
给病儿穿衣盖被要适当,穿盖过多,捂得全身是汗,见风反而容易感冒着凉,而引起肺炎 。
4、清淡饮食
患儿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蒸蛋等 , 常更换食物品种并做少量多餐,以增加食欲利于消化 。多喂开水及热汤,利于排毒、退热、透疹 。除生冷油腻的食物外 , 不需“忌口” 。
5、注意卫生
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 , 不但使皮肤出疹子,同时还使眼结膜、口腔、鼻腔粘膜产生分泌物 , 这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如不及时清洗,分泌物长时间地刺激皮肤粘膜,使这些部位的抵抗力下降,给病毒继续入侵和其他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 。因此,做好病儿皮肤粘膜的清洁卫生是十分重要的 。
6、剪指甲
患病期间应剪去患儿的指甲 , 这是为了避免宝宝忍受不住皮疹的瘙痒,将皮肤抓破,导致感染 。
7、高热的护理
患儿出疹期的体温可高达40° , 这个时候父母应当酌情的选用小剂量的退烧药,以免高烧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切忌不可骤然降温,这样会因为患儿的身体承受不住而导致虚脱 。
8、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
麻疹的并发症多而且比较严重,为及早发现,应密切观察病情 。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及脑炎等 。肺炎表现为咳嗽加重、气喘、呼吸困难、面色发绀 。喉炎表现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像狗叫声的哮吼性咳嗽 。心肌炎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气短 。乏力多汗 。脑炎表现为嗜睡或烦躁、头痛、剧烈呕吐甚至惊厥昏迷,如果发现上述表现,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 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
宝宝出麻疹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每天早晚开窗通风半小时,避免风口对着宝宝 。
第2: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及时用药 。
第3:要减少来探望宝宝的人数,这样可以避免他人将病菌再次传染给宝宝而加重肺炎 。
第4:要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每天可以给宝宝沐浴或者檫身,注意水温和保暖 , 避免感冒 。及时修剪宝宝的指甲 , 避免宝宝把脸抓破 。如果你觉得宝宝小不好剪,也可以用纱布将宝宝的手包起来 。
第5:在2次奶之间适当给宝宝喂点温开水 , 天气热时可以增加喂水的次数,帮助宝宝加快代谢由汗液将垃圾有身体里排出来 。
第6:如果没有住在医院 , 你可以每4小时给宝宝测一次体温 。这样可以及时检测体温是否正常 。
第7:就是照顾宝宝的人也要注意身体,不要让自己也病倒了 。
麻疹患儿可以洗澡,但要注意水温,过热或过冷都不合适 。可以给宝宝用一些爽身粉,但不宜涂抹过多,易堵塞毛孔 。打嗝和出疹无关,宝宝打嗝时可以喂一些温开水 。麻疹是由于感染麻疹病毒所致 。
【【宝宝出麻疹怎么办】宝宝出麻疹的症状】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您现在应该对宝宝出麻疹怎么办了解了吧 。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 。

【宝宝出麻疹怎么办】宝宝出麻疹的症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