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入伏是什么节气 2023什么节气进入伏天

2023入伏是什么节气
小暑节气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 。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 , 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

2023入伏是什么节气 2023什么节气进入伏天

文章插图
2023年小暑时间是7月7日,入伏时间是7月11日,所以小暑第5天入伏 。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 。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 。
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 , 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 。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 。
三伏天没有一个确切的日子,是用二十四节气的夏至节气为支点,传统的天干地支历法为辅助,夏至日后,逢到第三个庚日就到了初伏,中华大地开始进入了伏天 。
2023入伏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
2023年入伏时间是7月11日,2023年出伏时间是8月20日 。入伏时间:夏至三庚便入伏 ,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初伏的第一天,初伏固定为10天 。
出伏时间:立秋首庚为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进入末伏,末伏固定为10天 。
中伏天数不固定,有可能是10天 , 一般为20天,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
三伏天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老祖宗有自己的习俗标准,那就是:夏至三庚数头伏 。
“夏至三庚数头伏”中“夏至三庚”就是一个时间节点,其中我们要先看“夏至” , 这里说的就是当年的夏至日这天 。
而“三庚”就是第三个庚日,而庚日又是以干支历法来记录日期的,并且这样的日子早就固定好了,我们只需要在日历表上数第三个庚日,并且是从夏至日这天开始寻找的 , 这样就找到了入头伏的日子,头伏规定只有10天 。
末伏是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开始数,也是10天 。中伏就是头伏结束之后与末伏之前这中间的时间,不同年景,有10天和20天之分 。
入伏传统食物:
1、馄饨
在南方部分地区,如上海等初伏要吃馄饨,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 。上海人人有“初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 。
2、饺子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入伏的时候,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 。家家谷满仓 , 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 , 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饺子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 , 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
3、汤面
入伏的第一天,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 。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南方如上海是吃馄饨,广州是吃汤面 。面条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 , 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所以吃起来会产生较强的饱腹感 。
4、鸡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 , 一年好身体 。”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 , 须适当补充营养 。在炖鸡的时候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 。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 , 方阿朱秋发寒病 。
5、火腿
杭州人“头伏火腿二伏鸡” 。中医认为 , 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 。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最为最佳 。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 。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
入伏养生饮食: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 。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不仅让湿热之邪对你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 , 可谓一举两得 。
2、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少食)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此外,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 。扁豆、薏仁则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
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 , 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 。因此,除了及时补水 , 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
【2023入伏是什么节气 2023什么节气进入伏天】 4、蛋白质供给需充足 。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 , 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左右 。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可从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中获取 。

2023入伏是什么节气 2023什么节气进入伏天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