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 适当使用胰岛素打破恶性循环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是多数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胰岛素抵抗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始终,胰岛B细胞功能逐渐衰竭则是糖尿病病情逐渐进展的驱动因素 。长期高血糖等代谢异常,可进一步加重两者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使用胰岛素的原因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量每天约50单位 , 基础状态的分泌量占一半,其余一半为每次进餐后爆发分泌,每次分泌约6-8单位 。不过正常人的胰腺有很大的贮备能力,以备机体应急之需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能力只有正常状态的50% , 部分病人15年后几乎完全丧失 。适时、适量、适当地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或其类似物控制高血糖,可最大程度地解除葡萄糖毒性,减轻脂质毒性,使2型糖尿病患者残存的胰岛B细胞得到休养生息 , 减轻了糖脂毒性对胰岛B细胞的损害 , 提高了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打破上述恶性循环 。另外 , 胰岛素还有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研究表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益处可持续多年,有趣的是 , 那些风险越小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越好 。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年轻非肥胖者,或有严重高血糖者,可考虑胰岛素治疗 。伴有危重急症 , 或伴有严重并发症 , 或者妊娠期间,也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 。无自我血糖监测条件、低血糖高危者(如酒精或药物成瘾、精神异常、对低血糖感知缺陷等)、预期寿命明显缩短者(如晚期恶性肿瘤等)和依从性不良者,不宜采用胰岛素长期强化治疗 , 其主要障碍是严重低血糖 。胰岛素治疗原则是体内缺多少补多少,缺多长时间补多长时间,给药尽可能模拟生理分泌模式 。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包括补充治疗和替代治疗,补充治疗需联合口服抗高血糖药物,通常每日注射1-2次胰岛素;替代治疗则全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 , 通常每日注射3-4次或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 。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个体需采用不同的方案 。药物联合治疗取长补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极为常见,特别是伴有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胰岛素抵抗是它们生存的共同土壤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只有正常状态的30% 。加用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 减少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减轻胰岛B细胞负担 , 获得持久的血糖控制 。胰岛素补充了机体内源性供应不足,增敏剂提高了胰岛素的效能,它们的联合可谓珠联璧合 。注意避免盲目地增加胰岛素剂量 , 而忽略胰岛素抵抗的存在和处理 。过多地补充胰岛素,可能损害健存的胰岛B细胞,可考虑应用小剂量的胰岛素促分泌剂如短效的那格列萘、格列吡嗪等,或长效的格列美脲,以维持内源性胰岛素的适当分泌 。据报道,上述胰岛素促泌剂同时兼有胰岛素增敏剂的部分作用 。其他口服药物如α-糖苷酶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等也可考虑与胰岛素联合应用 。极少数患者表现为胰岛素抗药性胰岛素抗药性是指在无酮症酸中毒和拮抗胰岛素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需要量超过每千克体重2单位,此时应改为另一剂型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并试用静脉注射正规胰岛素20单位,1小时后血糖无下降则继续加大剂量;也可加用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 但必须注意按糖尿病治疗指南联合用药 。经适当处理后,胰岛素抗药性可减轻甚至消失 。虽然降糖治疗是基础和关键,但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血脂紊乱等,所以应超越降糖,全面控制所有危险因子 , 才能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糖尿病相关的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
【二型糖尿病 适当使用胰岛素打破恶性循环】

二型糖尿病 适当使用胰岛素打破恶性循环

文章插图

二型糖尿病 适当使用胰岛素打破恶性循环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