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涂鸦要注意什么_孩子涂鸦的注意事项


孩子涂鸦要注意什么_孩子涂鸦的注意事项

文章插图
导读:孩子涂鸦要注意什么?宝宝开始学习涂鸦的时候 , 总是会横一笔竖一笔不成形状 , 可专家指出这时正是宝宝绘画活动的开始,描画线条的活动就是最早的涂鸦阶段 。那么孩子涂鸦要注意什么呢?
小孩子总是喜欢用各种颜色去填满他所在的空间 , 不论是纸上、墙上、家居上,亦或是他们的脸上 , 他们是在用涂鸦表达自己的心情,所以孩子天生都是会涂鸦的 。那么 , 父母对于孩子的涂鸦不要刻意指导,要学会“听”他的涂鸦所要表达的事物,理解他涂鸦里述说的内容 。
涂鸦的好处
1、促进手眼协调
1岁半到2岁的宝宝,手部小肌肉还不能控制自如,在“乱涂乱画”的过程中,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从歪歪扭扭画出纸外的一条直线到封口的一个圆圈,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会有大大的提升 。
2、鼓励自我表达
涂鸦也是宝宝内心世界的最真实的流露,当他们渐渐有了自我意识 , 会通过画画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 表达对身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 , 父母还可以通过涂鸦来与宝宝沟通 , 以此了解宝宝的内心世界 。
3、自娱自乐,激发创意
涂鸦还是宝宝乐此不疲的一种游戏 。几乎所有的宝宝都喜欢画画,他们能从随意的线条和缤纷的颜色中获得想象的自由和创造时的快乐 。
虽然涂鸦好处多多,父母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宝宝涂鸦,但如果对涂鸦的地方没有约束,则会传递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手画画 , 直接导致宝宝没有制约乱涂乱画的坏习惯,于是本可以促进宝宝身心成长的一件好事,变成了一个乱涂乱画的坏习惯 。
正因为是听 , 所以主动权在孩子,父母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去看画,而要学会“听”,对孩子来说,通过让别人“听”,他的画才有了意义,让别人“听”,就是他用涂鸦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探索的乐趣所在 。当然,对不同年龄孩子的涂鸦,是有不同的听法的 。
孩子2-3岁时,对他的涂鸦,要问他“这是什么意思?”要听他讲述自己所表达的意思 。
4岁以后,则要对画中所表现的内容进行“听”,如“这是在做什么?”
在孩子6岁前,不要教孩子系统的绘画技能,为孩子画形状,甚至事无巨细地指点孩子使用颜料,让他(她)全部涂上,带孩子写生等,这样会限制孩子手的功能、眼的功能、语言的功能、情感和意欲的功能及社会性五方面的发展 。
即便是父母认为是教孩子涂鸦属于他们理解范畴的小鱼、花朵、房子、小车、小兔子、蝴蝶、燕子、蜻蜓等等 , 实际上它们绝不是孩子的作品 。不是任由孩子自己表达的涂鸦是画不出孩子内心的真情实感的 。
所以,当孩子正专心于涂鸦的时候,不要打扰他;在孩子画完后给你看,或他涂够了 , 暂时告一段落时 , 去问问他就行了 。去“听”孩子的涂鸦,理解他们的感受,这才是大人尤其是母亲和教师对孩子的涂鸦应当持有的重要态度 。
涂鸦是孩子自然且自由的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所以不是用“教”,而是用“听”来培养 。大人很难看出好在哪里的画,正是孩子真实的表现!大人要做的是倾听孩子的涂鸦之后 , 给予赞许就可以啦!千万别把事情复杂化,反而“费力不讨好”,甚至“适得其反”的效果呢 。对于要送孩子学画的家长 , 要把老师是否让孩子自由涂鸦,是否能倾听孩子并肯定孩子作为是否参加美术班的绝对标准 。
教孩子涂鸦的注意事项
给两岁左右的宝宝一支笔,他会在任何东西的表面上起劲地乱涂乱画,画得横七竖八,这正是绘画活动的开始,描画线条的活动就是最早的涂鸦阶段 。
涂鸦期是宝宝自我表现的开始 。涂鸦是视觉经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宝宝当时的身心状态,具有促进感觉统合和人格形成的意义 。
宝宝的涂鸦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 。从涂鸦的水平,可以推测出他的心智发展水平,并据此施以相应的教育 。
第一阶段
乱画或偶然的涂鸦画(1岁-2岁或2.5岁)
宝宝的乱画是由手和臂膀的简单运动留下的痕迹,由一定数量的线条组成 。
特点:手指紧紧地握着绘画工具,手腕很少移动 。线条的方向和长短是靠手臂的前后摆动决定的 。画线条时,画笔很少离开纸,只有当线条画到尽头时才离开,这是一种无控制的涂抹,是为了满足宝宝的动觉经验,实际上是运动神经协调活动的一种标志 。
当你看到宝宝画的画面上大多是不规则的、弯弯曲曲的线条,有的甚至还画出纸张之外,说明宝宝还不能控制肌肉的动作,不能很好地完成需要控制肌肉的工作,如吃饭、穿衣、扫地等 。而你的任务就是鼓励宝宝使用动作,随意涂鸦 , 如在日常活动中加入一些穿珠、捡豆子之类的游戏活动,促进宝宝手眼协调发展 。
第二阶段
【孩子涂鸦要注意什么_孩子涂鸦的注意事项】受控制的涂鸦画(2.5岁-3.5岁)
宝宝的绘画乍看起来,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仔细观察之后,你会发现这时的涂鸦,已经受到了视觉的控制,和第一阶段的涂鸦画不同 。宝宝在涂鸦时非常注意自己的笔端 , 有时为了看自己画出的痕迹,鼻子都几乎贴到纸上了 。因为手腕肌肉、骨骼活动能力的增强,宝宝能画出错综复杂的图形和弯曲杂乱的图形 , 腕关节比较灵活,握笔姿势几乎接近成人 。此阶段的涂鸦是重复性运动的控制,是运动和视觉行为的协调性加强的结果 。
宝宝通过这一阶段反复涂鸦的动作练习后 , 慢慢发现有些线条是可以控制的,这是一项很重要的经验,他会从这种控制感觉中获得信心,不妨激励他继续探索和体会这种肌肉运动,以达到动作的协调 。这个阶段的宝宝除了在纸上涂涂抹抹外,没有其他创造意图,他很满足于这种肌肉运动感觉和对它的熟练掌握 。
此时你千万不要急于求成,硬教给宝宝各种绘画技巧 。你要做的是给他提供绘画时所必需材料:粗一些的铅笔、蜡笔、纸(最好是大张的纸)、无毒的颜料等等 。适当采用一些宝宝感兴趣的方式引导他有控制地绘画 。例如你先画出树木、小草、池塘、举着伞的小兔子等,边和宝宝说“下雨啦!下雨啦!” , 边让他添上七彩的雨点 。在练习画线时 , 你可以先画好可爱的小鸡,再让他画些小虫来喂小鸡 。教孩子涂鸦的注意事项第三阶段 命名的涂鸦画(3.5岁或4岁)
宝宝开始给自己画出的符号取名字 , 你很难看懂 , 除非你像他一样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才能看出涂鸦画中画的是水还是飞奔的狗 , 宝宝开始画命名的涂鸦画时,并不是事先想好了题材后再画,而是看画好的符号像什么,就取什么名字 。例如,线条画得多起来了,画面起了变化,或是想法改变了,命名也随之起了变化 。对涂鸦命名,是宝宝思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 显示出宝宝从以动觉经验为重点向形象思维过渡,认识到了形象与外界之间存在关系 。
对宝宝的涂鸦画千万不能以“像”或“不像”来评判 。只要他能对自己的画给出一种解释,哪怕你听起来十分幼稚可笑 。在天真童趣的世界里,一团乱七八糟的线条,可能都在讲述某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些看来不合逻辑、不符常理的画法,可能正是他的创意所在 。
明智的做法是不要问宝宝“你画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画?” , 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大声描述你从画面上看到的形象 , “我看见左边地上蹲着一条小狗……”然后等待他的反应,通常宝宝会修正或补充这些图画中的信息 。你还可以通过画面上的形象与宝宝对话,“我想问这条小狗一个问题……”
如果用心去观察和欣赏宝宝的作品,你会发现那不是简单的一幅画或漫无边际的涂鸦 , 而是他心迹的写照,你才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才能调动他创造的积极性,才能使宝宝的想象空间不断得到拓展 。耐下心来,学会聆听并接受宝宝内心的感受,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孩子涂鸦要注意什么_孩子涂鸦的注意事项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