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太极拳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4 太极拳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4 太极拳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文章插图

经络是指布满人体内的气血通路 。经络发源于脏腑,布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神机反常而疾病作 , 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 。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宜鼓荡”,“气遍身躯”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轴,微微旋转使两肾左右抽换,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动 , 布于周身,通任、督(任脉、督脉),练带、冲(带脉、冲脉),达于四梢,归于丹田 。陈、王、武、李四家太极拳论 , 先后发其幽微 。这些正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而使太极拳成为“内功拳”的一种流派 。
3.创造了双人推手的竞技运动
推手,旧称打手,是我国武术中一种综合性的实习技击方法 。自古以来就有踢、打、摔、拿、跌五种分部练习法,但它们各具特色,古代有“南拳北腿”、“长拳短打”之称,就说明这种分歧 。同时 , 由于踢、打、拿、跌四法,在实践中有较大的伤害性,因此历来大都只作假想性或象征性的练习,这就为花假手法打开了方便之门,而前人苦心积累的点滴经验 , 也由于实践不足,很难提高技击水平 。
陈王廷创造的推手方法,以缠绕粘随为中心内容,综合了擒、拿、跌、掷、打等竞技技巧,并且还有所发展 。譬如拿法 , 它不限于专拿人的骨节,而是着重拿人的劲路,这就比一般拿法的技巧高 。
推手方法的出现 , 解决了实习技击时的场地、护具和特制服装等问题,成为随时随地两人可以搭手练习的竞技运动 , 并在我国的武术技击方法(踢,打、摔、拿、跌)中注入了一个新的内容——推 。

4 太极拳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