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如何护理宝宝


冬天如何护理宝宝

文章插图

冬天如何护理宝宝
1、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
2、冬季保证50%湿度的同时也要定时开窗通风
冬季干燥,室内温度高,湿度小,对新生儿呼吸道黏膜功能和纤毛功能不利,应该保证湿度,一般应保持在50%左右,增加室内湿度,目前多是采用加湿器,但用水蒸汽提高室内湿度,也可增加新生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建议使用蒸馏水 。即使在冬季也要定时开窗,更换室内空气,使用空调的家庭也要定时开窗,不能仅靠空调换气 。新生儿在浑浊的环境中生长很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
3、巧妙为宝宝洗澡缓解皮肤干燥
冬天每天洗澡容易感冒,不需要天天洗,有时擦擦就行 。每次的洗澡时间不要过长,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水温不要太高(摄氏40度左右);香皂和浴液不宜天天用;洗完澡后趁皮肤潮湿,迅速将护肤霜涂抹全身,以锁住皮肤水分 。宝宝冬天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度,这个温度与室外温差不算太大,不会进出引起感冒 。也不至于温度太高,导致室内太干燥 。
4、宝宝户外活动要注意预防宝宝冻伤
宝宝的小脸通红,说明宝宝的皮肤已经冻伤,应该把冻伤部位洗净、擦干,然后涂上一些甘油或含多种维生素的软膏 。如果皮肤出现了裂口,则在涂软膏之前先消毒,以防感染 。家长要在孩子的膳食中适当添加一些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和D)及脂肪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猪肉、蛋黄、动物内脏、胡萝卜等 。由于最容易冻伤的部位是手、脚和脸部,因此,外出前可给孩子的脸部抹上一层薄薄的儿童护肤霜,并按摩一下小脸蛋,再戴上手套,穿上柔软舒适的棉鞋 。
冬季护理宝宝的误区
1、洗澡水温过高
冬季,妈妈会觉得给宝宝洗热水澡宝宝会更干净更舒服,最重要的是,宝宝不会因为水凉了感冒 。医学研究证明,宝宝洗澡时室温应在24-30℃,水温在38-40℃,水温过高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程度 。
2、长期给宝宝戴口罩
冬季,外出时妈妈常常给宝宝戴上口罩,以为这样可以防寒防感冒,但其实这样并不科学 。因为当鼻子吸进冷空气,经过弯弯曲曲的管道,进入肺部时,已接近体温 。宝宝的耐寒能力也可以通过这种生理功能的锻炼来增强 。如果整天戴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宝宝反而变得娇气,稍微受寒就更容易感冒 。
冬天宝宝的饮食原则
1、多补充热源食物
冬季饮食中应多补充产热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提高肌体对低温的耐受力 。尤其应考虑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类及其制品等 。
2、多补充含蛋氨酸的食物
蛋氨酸通过转移作用可提供一系列耐寒适应所必需的甲基 。寒冷气候使得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而合成肌酸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热量都需要甲基 。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酵母、乳制品、叶类蔬菜等 。
3、适量补充无机盐
【冬天如何护理宝宝】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很有关系 。专家建议冬季饮食中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等,因为蔬菜的根茎里所含无机盐较多 。钙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肌体御寒性 。含钙较多的食物有:虾皮、牡蛎、花生、蛤蜊、牛奶等 。

冬天如何护理宝宝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