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安苗节是几月几日 安苗节的由来及习俗

导读:每年秧苗插完之后 , 放眼田畈,像给田野铺上了一层绿毯 , 忙碌的村民终于可以歇口气了 , 望着随风起伏的秧苗 , 似乎看到了秋收的盛景,稻谷堆满仓,全家笑盈盈,一年的日子总算可以安心了 。那么,你知道2023安苗节是几月几日?安苗节的由来及习俗是什么吗?不知道的话 , 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

2023安苗节是几月几日 安苗节的由来及习俗

文章插图
2023安苗节是几月几日
安苗节就是芒种,2023安苗节是2023年6月6日06:18:10,星期二,农历二零二三年四月月十九日 。
安苗节的由来及习俗
芒种安苗是流传于安徽绩溪一带的农事习俗 ,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 , 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
相传“安苗”起源于唐末宋初,清道光末年起逐渐兴盛 。据史料记载,农历六月初六是天公天母寿辰,是日在田头地角鸣锣、烧纸、插小红旗 。伏岭、北村、胡家、锄头一带各村于芒种后第一个“龙虎日”请僧侣做斋,然后撑旗打鼓,抬着太尉老爷巡游田阪,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故谓“安苗” 。“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 。
“五月节 , 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 。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
安苗节起源
隋朝末年 , 朝廷不道,烽烟四起 。唐武德4年农民起义头领汪华为顾大局保一方平安,将占据的歙、杭、宣等六州上表归唐,受到唐高祖表彰,被封为越国公,后奉命进京受封为忠武将军 。贞观23年 , 汪华不幸病故长安,享年64岁 。汪华从民到官 , 为官清正,造福一方 , 深得百姓爱戴,受到唐太宗及历代皇帝追封,被誉为“生为忠臣 , 死为明神” , 六州各地均立庙祭祀,尊其为汪公菩萨,汪公大帝或花朝老爷 。
因汪华出生在绩溪县登源河畔汪村 , 经皇上诏准建了比其他地方更加雄伟的忠烈庙并塑像予以纪念 。皇上赐御香旨封离神庙不远的登源河东以汪村为中心的忠周、庙头、南观、周村及河西梧村、碣头、河东的半茶与高坵合并为一村(当时称东八社)即八个村负责修庙貌添祭器 。每年在汪华诞生日正月十八或农田稻禾发棵之际各社(村)轮流举行花朝会,祈祥免灾,盼望丰收 。后高坵迁居云龙坞,因户数增加 , 每年单独举行花朝会 。
芒种来源
【2023安苗节是几月几日 安苗节的由来及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在古代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 , 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 。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2023安苗节是几月几日,安苗节的由来及习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

2023安苗节是几月几日 安苗节的由来及习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