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的习俗


芒种节气的习俗

文章插图

芒种节气的习俗
1、芒种节气的习俗
芒种节气习俗——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
芒种节气习俗——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 。有的将五颜六色的丝绸带挂在花枝上,也有的将落地的花瓣重新贴在树体上,意谓它永不凋谢 。
芒种节气习俗——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 。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
芒种节气习俗——接嫁树
芒种节气到来,果农会将不同的果树进行嫁接,使之结出的果实在形状和质量上得以互补 。
芒种节气习俗——晒虾皮
在这时候,沿海一带的渔民即忙于晒毛虾 。人们将芒种期间晒成的虾皮称之“芒种皮” 。
芒种节气习俗——煮梅
南京有“煮青梅”习俗,溧水区百姓至今习惯于在芒种节气里泡青梅酒 。这个民俗与三国时典故“青梅煮酒论英雄”颇有渊源 。
2、芒种节的由来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 。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
3、芒种节的气候特征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 。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
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 。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 。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 。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年30年间,最热的一天37.1℃,就出现在芒种期间 。

芒种节的农事
北部地区
【芒种节气的习俗】麦茬稻、江淮之间单季晚稻开始栽插 。双季晚稻育秧 。防治稻田病虫害 。林地培土锄草 。
华南区
早稻追肥,中稻耘田追肥 。晚稻播种,早玉米收获,早黄豆收获,晚黄豆播种 。春、冬植蔗,宿根蔗中耕追肥,小培土、防治蚜虫 。
华中区
抢晴收麦,选留麦种 。抢种夏玉米、夏高粱、夏大豆、芝麻等 。中稻追肥,发棵末期结合耘耥排水烤田 。加强单季晚稻管理,认真除杂 。
华北区
一般麦田开始收割 。夏收夏种同时抓紧 。加强棉田管理,治蚜,浇水,追肥 。
西北区
冬小麦防治病虫 。春玉米浇水,中耕,锄草,追肥 。谷子中耕锄草,间苗,糜子播种、查苗,补苗 。
东北区
冬、春小麦灌水追肥巴 。稻秧插完 。谷子、玉米 ,高粱 、棉花 定苗 。大豆,甘薯完成第一次铲耥 。高粱、谷子,玉米两次铲耥 。棉花打叶,水稻锄草,准备追肥,防治病虫害,做好防雹工作 。
描写芒种的诗词
草生芒种后[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已折叠1条寒山的查询结果

芒种嗟无日[宋] 王之望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芒种才过雪不霁[清] 洪亮吉 《伊犁记事诗》

时雨及芒种[宋] 陆游 《时雨》 已折叠1条陆游的查询结果

水国芒种后[唐] 窦常 《北固晚眺》

乘除却贺芒种晴[宋] 范成大 《梅雨五绝》

岂恤官期後芒种[宋] 秦观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

及时趁芒种[宋] 楼璹 《耕图二十一首·拔秧》

秧风初凉近芒种[明] 高启 《练圻老人农隐》

节序届芒种
[明] 樊阜 《田间杂咏(六首)》

芒种节气的习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