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怎么避免中暑


夏季怎么避免中暑

文章插图

夏季怎么避免中暑
1、夏季怎么避免中暑
1.1、适当饮水增加液体摄入
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 。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 。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
1.2、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 。同时,要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
2、夏季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2.1、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
2.2、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
3、夏季缓解中暑的食物有哪些
3.1、西瓜:味甘、性寒,归心、胃、膀胱经 。可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尿 。
3.2、芹菜:味甘苦、性凉,归肝、胃经 。可平肝清热、祛风利湿 。
3.3、白菜:味甘、性平,归肠、胃经 。可解热除烦,通利肠胃 。
3.4、苋菜:味甘、性凉 。可清热解毒,通利二便 。
3.5、茭白:味甘、性寒,归肺、脾经 。可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湿通便 。
3.6、苦瓜:味苦、性寒,归心、脾、胃经 。可清热利湿,解毒明目 。
3.7、黄瓜:味甘、性凉,归脾、胃、大肠经 。可清热,解毒,利水 。枇杷:味甘酸、性凉 。可润肺止咳,生津止渴,下气止呕 。
【夏季怎么避免中暑】
夏季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 。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

夏季中暑的危害有哪些
1、中暑对我们的危害,会产生热衰竭,由于人体持续暴露在高温下失水失盐过多,常表现为疲乏无力、极度口渴、烦躁不安、极度虚弱、食欲不振、头疼、恶心、呕吐和腹泻,重症者出现脸色苍白、面容憔悴、皮肤冷而弹性差、体温低于正常、脉搏微弱且缓慢和血压降低等 。
2、中暑对我们的危害,会产生热射病,高温使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易致全身无力、头痛、头晕、反应迟钝、皮肤灼热、干燥,多数人因汗腺疲劳以致功能衰竭呈无汗症,老年体弱者更易发生 。
3、中暑对我们的危害,会产生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损失过多的钠盐,发生水盐平衡失调,又因大量饮水而不补充盐分,致使水分进入肌肉组织,产生肌肉痉挛性疼痛(抽搐),痉挛以腓肠肌最为明显,体温正常或仅为低热 。

夏季怎么避免中暑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