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寒食有什么寓意


清明节吃寒食有什么寓意

文章插图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熟食节”、“冷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 。这一天,民间禁止生火,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 。那么清明节吃寒食有什么寓意呢?
清明节吃寒食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之推 。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列国,介之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相传他曾经割下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 。重耳返国即位,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而此时介之推却与母亲隐居绵山(即现在的山西介休县),晋文公派人请他,但他躲在山中不肯出来 。于是晋文公下令烧山,想把介之推逼出来 。不料介之推死也不愿出山,结果和母亲一起被烧死了 。晋文公非常难过,将介之推葬在绵山,还修了庙,并将绵山改称为介山 。为纪念介之推,晋文公又下令把介之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为法定节日 。我国人民有“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 。据《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 。这一天,扫墓是最重要的活动 。不过至今在我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饭的习俗 。
寒食、清明节里斗鸡子(卵)之戏,真正的源起,应该还是归于先秦时代某些地区的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无疑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再者清明日的郊游踏青,熟鸡蛋也是便携的食品 。事前的撞击剥皮,难免引起孩童两两相撞的兴趣 。
【清明节吃寒食有什么寓意】清明寒食少不了青团,青团有糖皮的、青皮的和白皮的青团,青团主要由艾草糅合糯米而成,糯米是一种很难消化的食材,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人还是慎食,尤其是胰腺炎、胃炎、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孩 。

清明节吃寒食有什么寓意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