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补肾的药


中医补肾的药

文章插图

中医补肾的药
1、中医补肾的药:枸杞
《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中医常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头晕、健忘、目眩、头晕多泪、遗精等病症 。
用枸杞子泡水或煲汤时,其中的药效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由于受水温、浸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枸杞子中只有部分药用成分能释放到水或汤中 。直接用嘴嚼,对枸杞子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会更加充分,更有利于发挥枸杞的保健效果 。但嚼服枸杞子时要注意,在吃的数量上最好减半,否则容易滋补过度 。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 。
2、中医补肾的药:山药
李时珍说山药:“益肾气,健脾胃 。”很推崇它的补肾和健脾的功能 。脾胃虚弱和肾虚的人可以把它作为调补身体的常用食物 。《本草正》说:“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 。”把山药视为治疗虚劳的灵丹妙药 。
无论是阴虚火旺还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可以食用,如果能配合其他补肾固精食品,如芡实、莲子等一并服食,效果更好 。
【中医补肾的药】3、中医补肾的药:黄芪
是一种古老的中药 。黄芪的主要治疗作用为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四大功能 。以治疗中气不足,如胃有下坠感,上气不接下气等症状较好 。它还能健脾和胃,所以有开胃进食的作用 。
中医补肾的秘方
1、补肾强身方
适用:适于脾肾虚弱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纳谷不香或放化疗引起的面色晦暗、乏力倦怠等 。腰痛并非皆肾虚 。
做法:猪或羊肾一对,剖开去筋膜,冷水泡半天 。黑木耳100克,凉水泡开,花菜200克掰小块,洗净开水焯过 。猪或羊肾切丁,与黑木耳爆炒,酌加姜、蒜末及盐,炒至八分熟时加入花菜,翻炒至熟即可 。
2、健脑补肾方
适用:因肾精亏虚引起的脑髓不充、失眠健忘、头晕耳鸣等症状 。
做法:核桃仁300克、枸杞子200克、女贞子200克、炒莲子200克、炒大枣50克,装瓶或罐内,加入低度白酒,酒应超过中药约3厘米,每天搅动一次,半月后酌加蜂蜜,每天适量饮用 。
3、补肾壮腰方
适用:用于因肾虚肾寒或先天禀赋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遗精早泄、头晕健忘等症状 。
做法:羊肉500克煲汤至肉烂,加入山药500克切成块,枸杞子100克,文火炖半小时,酌加调料即可 。
补肾的小方法
1、冷面
这里所说的冷面可不是指吃的冷面,而是指用二十摄氏度左右的冷面进行洗脸,冷水洗脸首先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的效果,并且面部的血液循环也会开始加速 。而中医有“心其华在面”的理论,用冷水洗脸可以帮助心肾贮藏精气,起到独特的保护效果 。
2、热足
热足简单的来说就是用热水泡脚,因为人的双脚上分布着很多补肾的穴位,例如关元穴、太溪穴等,在泡脚的时候热水可以对这些补肾的穴位产生一定的刺激,从而让穴位周围的血液循环加速,起到补肾的效果 。在泡完脚之后可以再用双手进行按压,找准位置后每次按压五秒钟,持续按上五分钟左右即可 。只要坚持一段时间,那么就可以起到不错的补肾效果 。
3、吞津
这里所说的津就是指人口腔中的唾液,一般来说,唾液分为两部分,一是比较稀释的涎,主要和脾相关 。二是较为粘稠的唾,和肾脏关系紧密 。在平时的时候可以经常将口腔中的唾液咽进腹中,持续一段时间后就能很好的保护肾脏 。

中医补肾的药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