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为什么叫除夕 除夕的来历是什么


除夕为什么叫除夕 除夕的来历是什么

文章插图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那么,除夕为什么叫除夕?除夕的来历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除夕为什么叫除夕 除夕的来历是什么】除夕为什么叫除夕
除夕是指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 也就是春节的前一天晚上,因常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大年三十 。除夕这一天对全球华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 当晚往往通宵不眠,称之为守岁 。
在传说以外,据史料记载,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时期 。“岁”字在中国古代与“年”字相通用 , 岁即是年,年即是岁 。据《说文解字》释,“年”,“谷熟也” 。《谷梁传》中也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就连甲骨文中的“年”字 , 亦是谷穗成熟的样子 。因而,可以推断 , “年”是丰收喜庆的日子,而过年则是对丰年的庆贺和祈祷 。
此外,除夕夜还要举行踩岁活动 , 即在院内将芝麻秸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 , 谓之“聚宝盆” 。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 , 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
除夕的来历
有一个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候 , 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 。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 , 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 , 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 。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 , 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 , 敲敲打打 。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 , 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 , 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 , 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 。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

除夕为什么叫除夕 除夕的来历是什么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