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怎么熬


中药怎么熬

文章插图

中药怎么熬
1、中药怎么熬
1.1、先煎:即延长煎煮时间10-15分钟 。包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贝壳类药,如磁石、牡蛎等 。须久煎去毒的药物,如附子、川乌有毒,均应先煎 。治疗特殊需要,如大黄久煎泻下力缓,欲减其泻下力则应先煎 。
1.2、后下:即缩短煎煮时间 。包括有效成分因煎煮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久煎的药物,如薄荷、白豆蔻等入煎应后下,待药将煎成时再投入煎沸数分钟即可 。大黄、番泻叶久煎则泻下力减缓,故欲泻下当后下或开水泡服 。
1.3、包煎: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因其易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如蒲黄、葶苈子、滑石粉等 。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应包煎,因其易粘锅糊化、焦化,如车前子等 。绒毛类药物应包煎,因其难于滤净,混入药液则刺激咽喉,如旋覆花等 。
1.4、另煎:少数价格昂贵的药物须另煎,以免煎出有效成分被其它药物的饮片吸附,如人参、西洋参等 。
2、熬中药有什么讲究
2.1、煮药需用白开水
现在人们熬药经常是打开自来水直接用,其实熬药最好是把烧开的水放凉后再使用 。因为一些地方的自来水多用氯消毒,或多或少都有残留;同时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较多,也容易和药材中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
2.2、开盖关盖要注意
一些挥发性药材如果敞开熬,有效成分会随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药效将大打折扣 。这些挥发性药材多是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湿类的药物,如薄荷、苏叶、藿香等,煎煮时间不宜过久 。又如一些补益类药物,如人参、鹿茸、西洋参等,需要在容器内用小火慢煎久熬,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煎煮出来 。应该盖上盖子,以防止药物成分在慢煎久熬中随水蒸气丢失 。
2.3、假沸的药多熬一会儿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药咕嘟咕嘟沸腾了就是熬好了,但沙参、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药物在温度没有达到100℃时就会开始沸腾,如果此时把药从火上拿下来,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没有充分溶解,药效就会受影响 。。
3、熬中药要注意什么
3.1、熬药前要先用水浸泡
一般在熬药之前药材要先用冷水泡50-60分钟,但不同种类的药材需要浸泡的时间是有所不同的 。一般花、叶、草等较为松软,质地比较稀疏的药物浸泡50分钟即可 。而根、茎、皮等质地坚硬的药材则需要浸泡一个小时左右 。
3.2、注意水的用量
一般来说,熬制中药所需要的水量比药面高1-2指是最为适合的 。通常来说,药物需要熬2-3次,最后把药汁倒在一起饮用即可 。
3.3、注意药物的熬制顺序
每种中药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我们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决定熬药的时间 。有的具有毒性的药物比如草乌、川乌等应熬制较长的时间,以减轻毒性 。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不耐热,熬制太久容易失效 。而带有绒毛、质地较轻、体积又小的种子以及容易粘锅或易被熬糊的药物则应该最后下 。
熬中药用什么锅好
按照中医的理论,熬中药最好是选用砂锅或者陶罐 。这两种材质的锅性质比较稳定,不容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且传热效果均匀缓慢,能够保证中药汤剂的质量 。因此,这两种材质的锅也从古沿用至今 。除了这两种锅,搪瓷器皿、不锈钢锅也可以用于熬制中药,但是效果不如砂锅和陶罐 。
铝制品虽然作为餐具使用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偶尔用于熬药问题也不会很大 。但是铝锅并不适用于所有种类中药的熬制,如果处方中含有乌梅、硼砂等酸性或者碱性较强的药物,很有可能会与铝锅进行反应 。因此这类药物最好别用铝制器具进行熬药 。
需要注意的是铁锅、铝锅、铜锅和锡锅是一定不能用于熬药的,因为这几种材质的锅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氧化,与中药中含有的某些成分会发生化学反应 。比如与鞣质类成分反应会生成加深药液颜色的鞣酸铁;与黄酮类成分反应会生成难溶性聚合物等等 。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药液的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也会直接影响到药液的疗效 。
熬好的中药怎么保存
1、真空密封包装方法
这种保存方法是最常见的一种,一般都会在包装中注明保质期和保存的方法 。但是目前国家没有对药物进行统一规范,因此不同的医院熬制出的药物的保质期不同 。
2、器皿保存方法
【中药怎么熬】如果是用器皿保存中药的话,即便是放到冷藏里,最好不要超过三天,否则就容易出现药液变质的现象,从而就会影响到药效,有的还可能会出现副作用 。用器皿保存的药物,最好是当天熬的当天喝 。

中药怎么熬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