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的病因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

文章插图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
1、新生儿惊厥的病因
感染:多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多 。宫内感染的宝宝,惊厥见于生后3天内,生后感染的则多见于出生后1周后 。新生儿高热惊厥罕见 。
代谢异常: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低钙血症,包括惊厥发生于生后1—3天的早发型及生后1—2周的迟发型;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 。高钙或低钠血症 。
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镇静剂无效,胆红素脑病 。
氨基酸代谢异常:枫糖尿症、苯丙酮尿症、高甘氨酸血症等 。
2、新生儿睡眠惊厥怎么办
正确放置患儿 。将抽风婴儿放床上,侧卧可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解开领口,松开裤带 。一定不要叫家人乱搬动婴儿,保持安静,要有专人守护在床边以防摔伤 。
防舌咬伤 。抽风时牙关紧闭,为防止婴儿舌咬伤,可在上、下牙齿之间放一布垫,也可用压舌板外包纱布 。牙紧闭时不要硬撬 。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儿抽时不会咳嗽,不会吞咽,所以一定侧卧位使嘴里痰或分泌物自行流出 。如分泌物太多则须用导管吸出,以免堵住气管引起窒息 。
3、新生儿惊厥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新生儿惊跳:为幅度较大、频率较高、有节奏的肢体抖动或阵挛样动作,将肢体被动屈曲或变换体位可以消除,不伴眼球运动或口颊运动 。常见于正常新生儿由睡眠转为清醒时 。受到外界刺激时或饥饿时 。而惊厥为无节奏抽动,幅度大小不一,不受刺激或屈曲肢体影响,按压抽动的肢体试图制止发作仍感到肌肉收缩,常伴有异常眼、口颊运动 。
非惊厥性呼吸暂停:此发作于足月儿为10~15秒/次,早产儿为10~20秒/次,伴心率减慢40%以上 。而惊厥性呼吸暂停发作,足月儿)15秒/次,早产儿)20秒/次,不伴心率改变,但伴有其他部位抽搐及脑电图改变 。
惊厥的表现
惊厥发作前少数可有先兆 。如见到下列临床征象的任何一项,应警惕惊厥的发作: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等 。惊厥大多数为突然发作 。
惊厥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同时急骤发生全身性或局限性、强直性或阵挛性面部、四肢肌肉抽搐,多伴有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 。局部以面部和拇指抽搐为突出表现, 双眼球常有凝视、发直或上翻, 瞳孔扩大 。
不同部位肌肉的抽搐可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 咽喉肌抽搐可致口吐白沫、喉头痰响, 甚至窒息;呼吸肌抽搐可致屏气、发绀, 导致缺氧;膀胱、直肠肌、腹肌抽搐可致大小便失禁;此外, 严重的抽搐可致舌咬伤、肌肉关节损害、跌倒外伤等 。
惊厥的护理
儿童热惊厥多见于四岁以下的小儿,因神经系统未发能完善,一旦发热超过40℃,便会出现两眼上翻或斜视、凝视、四肢强直并阵阵抽动,面部肌肉也会不时抽动 。小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应做以下处理:要镇定,保持安静,禁止给孩子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保持呼吸道通畅 。
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儿童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惊厥 。孩子发烧时,应该将孩子放平,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免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