蜇虫的功效与作用_蜇虫的药用价值


蜇虫的功效与作用_蜇虫的药用价值

文章插图
导读:中药蜇虫的功效与作用专区 , 为您详细介绍蜇虫的功效与作用、蜇虫图片、蜇虫的药用价值、蜇虫的副作用等 , 要想知道更多蜇虫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

  • 蜇虫简介
  • 蜇虫图片
  • 蜇虫的功效与作用
  • 蜇虫的药用价值
  • 蜇虫的用法与用量
  • 蜇虫的副作用
  • 蜇虫的炮制方法
蜇虫简介
【蜇虫的功效与作用_蜇虫的药用价值】蜇虫,入药部分为鳖镰科动物地鳖或冀的雌虫全体 。野生者在夏 , 秋季捕捉,人工饲养者可随时捕捉 。捕到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
地鳖,呈扁平卵形 , 长1.3~3厘米,宽1.2~2.4厘米 。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具光泽,无翅 。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 。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脱落 。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 。腹部有横环节 。质松脆,易碎 。气腥臭 , 味微咸 。以完整,油润光泽,无泥者为佳 。
冀地鳖 , 呈长椭圆形,长2.2~3.7厘米 , 宽1.4~2.5厘米 。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 。
蜇虫图片

蜇虫的功效与作用
破瘀血,续筋骨 。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
1、《金匮要略》: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 , 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 , 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 , 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缓中补虚 。
2、《医林改错》:治血鼓,腹皮上有青筋 。
3、《寿世新编》:治跌打损伤,瘀血攻心 。
4、《外科大成》:治走马牙疳,牙落鼻崩,久不愈者 。
5、《奇效良方》:治舌肿满口,不得语 。
6、《鲍氏小儿方》:治重舌塞痛地鳖虫和生薄荷研汁,帛包捻舌下肿处 。
蜇虫的药用价值
1、治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 , 食伤,忧伤,钦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器黑 。缓中补虚:大黄—卜分(蒸) , 黄苹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 , 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虹虫一升,水烃百枚,脐赠一升,庭虫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 。酒钦服五丸 , 日三服 。(《金医要略》大黄圈虫丸)
2、治产妇腹痛 , 腹中有干血着脐下 , 亦主经水不利:大黄三两,桃仁二十枚,躇虫二十枚(熬,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允 。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愿肝 。(《金医要略》下疯血汤)
3、治折伤,接骨:一、土鳖焙存性,为末,每服二、三钱 。(《医方摘要》)二、蚵皮六钱(隔纸 , 砂锅内焙干) , 自然铜二两(火煅醋淬七次) 。为末 。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 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袖珍方》)
4、治疯狗咬伤:庭虫七个(去足,炒),生大黄三钱,挑仁七粒(去皮 , 尖) 。自蜜三钱,黄酒一碗,煎至七分服 。(《吉林中草药》)
5、治重舌满口,不得语:图虫七被(微炒) , 盐一两半 。以水一大盏,同煎五、七沸 。含令吐,勿咽 , 日三、五上 。(《圣惠方》煎含窟虫汤)
6、治重舌塞痛:地鳖虫和生薄荷研计,帛包捻舌下肿处 。(《鲍氏小儿方》)
7、治小儿腹痛夜啼:魔虫半分(微炒),赤芍药一分 , 弯劳一分 。捣罗为末 。每服,以温酒调下半钱 。量儿大小力口减服之 。(《圣惠方》)
8、治瘰疬:鲜地鳖虫、陈瓦花(在屋上隔年者佳 , 瓦上煅存性) 。同捣烂 。用膏药贴上,未溃即消,已溃即敛 。〔《中医杂志》)
蜇虫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 , 3~10克;浸酒饮;研末,1~1.5克 。外用:适量,煎汤含漱 , 研末撒或鲜品捣敷 。
蜇虫的副作用
年老体弱及月经期者慎服,孕妇禁服 。
蜇虫的炮制方法
1、蜇虫《金匮要略》:去足 。《本草图经》:暴干 。《长沙药解》:研细用 。《本草求真》:阴干 , 临时研入 。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或筛去灰屑 , 干燥 。
2、炒蜇虫《金匮要略》:熬(炒)去足 。《对惠方》:微炒令黄 。《圣济总录》:炒焦 。现行,取净蜇虫,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焦 , 取出放凉 。
3、酒蜇虫《医宗说约》用酒浸化,晒干 。《得酸本草》或炒或酒碎死用 。现行,取净蜇虫用适量酒洗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微干,去头、足 。
4、酥制蜇虫 , 取酥油置锅内,用文火加热化开,倒入净蜇虫拌匀 , 炒至黄色时,了预见摊凉 。每蜇虫100kg,用酥油5kg 。
以上就是一些蜇虫的相关知识 , 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

蜇虫的功效与作用_蜇虫的药用价值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