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糖尿病人不得不知道的6个消费陷阱


3 糖尿病人不得不知道的6个消费陷阱

文章插图

手段三:平面媒体
通过报刊、杂志发布虚假广告,也是某些不法商家的惯用伎俩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 。但此类医疗、保健品广告仍屡禁不止 。
“3.15”前夕,一位患者展示他从某些报纸剪下的糖尿病相关广告 , 内容五花八门,光是标题就令人瞠目结舌:“糖尿病史上的惊人成果——中华活胰王”、“攻克糖尿病,震惊世界”、“拯救八千万糖尿病患者”、“中医治愈糖尿病的新贡献”、“神奇藏药,攻克糖尿病”……广告中纷纷宣称:“不需控制饮食”、“不用长期服药”、“基因靶向技术应用研治糖尿病终于取得成功”、“再显国药辉煌”等 。然而经采访人员深入调查,毫无例外 , 都是假药 。
经审查批准的广告中,不应含有以下内容:
1.广告中含有绝对化的语言,如:根治、根除、不反弹、药到病除、国家级、最先进科学、最高技术等用语 。
2.广告中含有“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无毒副作用”、“服用1至几个疗程病症全无”等承诺 。
3.广告中含有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医生,为产品的功效作证明和肯定 , 或者声称该产品被某学术机构、政府部门、医疗机构或医生等,推荐为治疗疾病、康复保健的“惟一”或“最佳产品”等内容 。
4.广告中含有治愈率、有效率以及获奖等内容 , 广告中有患者来信、感谢信等为产品的功效作证明,声称使用该产品后 , 病症减轻或痊愈等内容 。
5.保健食品广告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缈梢灾瘟铺悄虿 ⒅琢龅饶谌?。
手段四:会议营销
案例:老刘的老伴有糖尿病 , 他千方百计地打听治病的方法 。碰巧有一天赶上某商家在小区内搞促销,老刘听厂家的人说,他们生产的保健品不仅不会伤肝伤肾,还能降血糖、降血压、调血脂,而且是纯天然、无任何不良反应 。只要成为他们的会员,就有机会参加峨眉山特价旅游 。
老刘虽然觉得商家的宣传有些不可信,但能去旅游,还是感觉很实惠,就为自己和老伴报了名 。在旅途中 , 厂家的人抓住一切机会,不断地为这些糖尿病患者灌输产品的信息,宣传其“神奇的功效”,还请了几位“专家”助阵 。最终 , 老刘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购买了几盒价格不菲的保健品 。老伴连着吃了半年多,也没有出现商家宣传的那些功效 。
点评:保健品要有正规的生产、销售许可,不能作超越其实际功效的宣传 。有些患者可能希望通过吃保健品,减少用药,但实际上 , 保健品不具备治疗的作用,对恢复糖尿病几乎没有明显的作用 。劝告广大患者不要相信某些“江湖郎中”的宣传 。因为主治医生会全面考虑患者的用药和日常调理,患者绝不能指望吃保健品来治病 。
手段之五:社区推销
案例:李某是位患糖尿病10年的老病友,最近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太好,而且还出现了周围神经病变 。有一天在自家的小区里,看到有好些人围着两张桌子议论纷纷 。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某某“专家”在举办糖尿病义诊 。挤进去一看,两位穿白大褂的“中医大夫”正在给大家免费看病 。李某听他们说得似乎很有道理 , 就想请“专家”也给自己看看 。
哪知道听了“大夫”的一番话,心立刻凉了半截 。“我看你这糖尿病已经很严重了,再不赶快吃中药就要截肢 。不过吃我们配制的纯中药XX一个疗程,就可以把血糖控制住 , 还能抑制并发症,三个疗程保管根治糖尿病 。”尽管李某半信半疑 , 但还是禁不住“大夫”的劝说,买了三个疗程的“药” 。后果可想而知,不但没有效果,有一天早晨还出现了严重低血糖症,幸亏医院抢救及时,保住了一条命 。
点评:凡是涉及到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都应该是处方药,患者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而处方药是不能在社区里推销的 。对于个别商家的虚假宣传,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上当,但也不排除少数没有甄别意识的患者会轻信这种夸大的宣传 。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
【3 糖尿病人不得不知道的6个消费陷阱】

3 糖尿病人不得不知道的6个消费陷阱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