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盗汗的症状


小儿盗汗的症状

文章插图

小儿盗汗的症状
1、小儿盗汗的症状
脾虚易感的小儿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差 。并会出现自汗盗汗,夜啼,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或萎黄,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温,或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 。舌质淡,苔薄或有剥脱苔,脉细无力 。如果你的孩子开始出现这种症状,妈妈们就要引起注意了 。
2、小儿盗汗的原因
2.1、喂养及护理不当:体质弱的宝宝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这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 。此外,给宝宝穿得过多或盖的被子过厚也会引起多汗 。为此宝宝晚间不宜过饱,穿衣盖被要适当 。
2.2、缺钙: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头部明显出汗 。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晃头部,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秃” 。需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 。如果在盗汗的同时还伴有枕秃、囟门闭合延迟、X形腿、串珠肋等现象,很可能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3岁以下宝宝较常见 。
2.3、疾病:宝宝患病后期、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往往盗汗,这是因为体质虚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3、盗汗的危害
盗汗出现的原因一般是内分泌不好或者身体存在其他疾病的隐患 。盗汗一般是在半夜发生的情况比较多,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一些浑身冒汗情况 。这都是预示着有多种疾病的发生的表现症状 。如果是有高血压的人,出现盗汗的概率就是比较大的 。这是身体一种危险信号的反应,所以应该及时的去治疗疾病才好 。如果是高血糖的人出现盗汗的话,就是因为植物神经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内分泌失调的表现 。都是需要及时的药物调理的 。
小儿盗汗怎么治疗
1、加强营养,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粗细兼吃,纠正患儿的偏食,厌食习惯,以增强体质 。
2、注意锻炼身体 。如游泳、滑冰、球类、跑步等运动,可酌情安排 。
3、避免接触感染 。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去,室内不要吸烟,保持空气流通 。可用温盐水漱口 。
4、可采用食疗方法,增强脾胃功能 。如:山药胡萝卜粥:山药去皮切片,放胡萝卜,与白米同煮,早晚服食;还可以根据情况加莲子、大枣、薏苡仁、黄芪等 。
5、按摩及耳针疗法:
5.1、按摩腹部,揉中脘,补脾土(拇指指末节指腹螺纹面),按揉足三里穴 。
5.2、耳穴选肺、脾、皮质下穴,按摩出现热胀感而止,每穴60下,10天为一疗程 。或选上述穴位贴耳豆,保留15~20天 。
小儿盗汗吃什么好
1、黄芪粳米粥
做法:黄芪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将黄芪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
功效:黄芪味甘,性微温 。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作用 。
2、核桃莲子糊
做法:核桃30克,莲子肉30克,黑豆15克,淮山药15克 。把以上四味焙干研成细粉,每次按小儿食量,取粉煮成糊吃 。可调成成味或甜味 。煮时也可加适量大米或面粉,使汁更黏稠 。
功效:主治脾虚盗汗 。
3、泥鳅山药汤
做法:把泥鳅用热水洗去黏液,去内脏,将泥鳅炸至金黄,山药10克,加一碗半水,温火煮至半碗汤,加少许盐调味 。
功效:每日一次,连服三天 。可治小儿盗汗 。
4、黑豆圆肉大枣汤
做法:黑豆30克、龙眼肉10克、红枣30克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煨1小时 。每日2次分食完,连吃15日为一个疗程 。
【小儿盗汗的症状】功效:主治小儿表虚不固或营卫失调型汗证 。

小儿盗汗的症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