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肿瘤的特性及相关知识


结肠癌肿瘤的特性及相关知识

文章插图
导读:结肠癌治疗的基本前提就是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肿瘤诊断 。肿瘤的诊断是在综合病史、体检、相关器械检查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一般术前诊断主要包括肿瘤情况和全身其他情况 。……
结肠癌治疗的基本前提就是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肿瘤诊断 。肿瘤的诊断是在综合病史、体检、相关器械检查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一般术前诊断主要包括肿瘤情况和全身其他情况 。
1.肿瘤情况
(1)肿瘤的定位诊断:即明确肿瘤存在的部位、了解肿瘤与相邻组织器官的关系、有否远处转移 。
①肿瘤的解剖部位:临床上要明确肿瘤所在的解剖部位,我们可以通过下列各种定位诊断技术来确定:A.体检明确肿块部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办法,但要注意部分游离度较大的横结肠和乙状结肠肿瘤可不在常规位置上,造成判断失误 。B.B超、CT、MRI可以确定肿块存在与否以及肿块的部位,但有时肿瘤较小,上述检查无法判断 。C.纤维结肠镜检查除了在直肠外,其他部位的定位功能是不可靠的 , 主要是由于肠镜和肠管之间的非直线关系造成的,肠管是可以被拉长或套叠,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肠镜定位与手术发现巨大的差异,造成手术困难 。D.结肠肿瘤的最好定位诊断方法是钡灌肠检查,它可以给我们最直观、准确的肿瘤部位 , 同时还可以给我们肠管的长度、松紧度,帮助我们确定手术切口选择及切除肠段的范围 。
②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除了明确肿瘤的解剖部位外,非常重要的是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 特别是与重要器官、大血管的关系 , 一般的结肠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不太密切,只有肿瘤较大的时候方可侵犯其他器官,主要的有巨大回盲部肿瘤侵犯髂血管、输尿管;结肠肝区癌侵犯十二指肠和胰头;降乙结肠癌侵犯输尿管等 。术前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术前切除的判断、患者和家属的告知有确定价值 。
③肿瘤的远处转移情况:对于恶性肿瘤来讲,除了原发肿瘤的情况非常重要外,转移灶的情况更重要,因为有了转移灶后,整个治疗计划将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术前仔细检查可能的转移灶是手术前常规检查 。对结肠癌来说,盆底种植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肝脏、肺是转移的常见部位 , 应该常规检查 。对于少见的骨、脑、肾上腺多根据临床症状来决定是否进行脑CT、骨扫描等检查 。
(2)肿瘤的定性诊断:疾病的定性诊断是要求明确下列问题:①疾病是不是肿瘤;②是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瘤;③是恶性肿瘤的哪一类,哪一型 。前二者决定了是否要手术和手术的范围;而后者将决定手术的方式 。
【结肠癌肿瘤的特性及相关知识】虽然体检、B超、CT、MRI、内镜检查可以进行初步的定性诊断,但结肠癌的定性诊断最后还是要靠组织病理学诊断 。
应该注意的是,临床上基本可以确诊的恶性肿瘤 , 有时病理检查却不一定是恶性 。有作者报道结直肠癌术前病理检查反复8次 (包括纤维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扩肛活检)方诊断的事例 。此与组织活检部位、关检组织块大小有关 。故当临床怀疑恶性肿瘤时一定要反复检查,千万不能随意放弃检查 , 耽误了疾病的诊治 。在结肠癌的临床处理上,对术前病理有以下几点要求:对结肠癌和肯定可以保留肛门的结肠癌,目前的病理可以是不确定的,但是一定要有明确的病灶,且达到一定的大小;对于不能明确保留肛门的直肠癌,一定要有病理学诊断 , 才能手术 。
(3)肿瘤的定量诊断:肿瘤的定量诊断广义上可以分为2个方面:①肿瘤的大小 。可有2种表示法:肿瘤最大垂直径表示法和肿瘤侵犯肠管周径表示法 。前者多用于较大的肿瘤情况,一般用肿瘤的最大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相乘,以厘米表示;后者多用于肿瘤中小、尚局限于肠管范围 , 临床上用肿瘤所占肠管的周径范围来表示,如1/2圈;②肿瘤的体积或重量,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在肠癌上应用较少 , 该方法多用于较大的实体肿瘤 , 如软组织肿瘤 。
(4)肿瘤的术前分期:结肠癌的术前分期和其他肿瘤一样,存在着分期的准确性问题 。一般根据以上的肿瘤定位、定性、定量可以给出一个术前分期,这个分期往往与术后分期有较大的差异 。目前的研究已经显示,对于结肠癌的术前分期,临床指导意义不大,但对于WHO分期Ⅱ或Ⅲ期的即已侵出肠壁或有转移淋巴结的中下段直肠癌 , 术前分期意义重大,可以指导新辅助放化疗 。

结肠癌肿瘤的特性及相关知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