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如何袪风


坐月子如何袪风

文章插图

坐月子如何袪风
1、坐月子如何袪风---中药汤剂
【坐月子如何袪风】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具养血益气、温经通络的作用,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对于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者有良效 。
此外,还可以用杜仲、桑寄生等药材煲汤的食疗方法 。
2、坐月子如何袪风---中医理疗
沐足:可用黄芪、当归、鸡血藤、杜促、桑寄生、牛膝、狗脊等中药沐足,益气血,温经络,达到治疗效果 。具体配方须咨询医生 。
艾灸:产后四肢怕冷显示气虚血弱,而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两大特点,艾灸疗法正是利用艾火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使气血运行,以火攻邪,温通经脉、驱散寒邪 。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方法,找准穴位,并防止烧灼皮肤 。
贴耳穴:“耳为宗脉之所聚”,耳朵与全身经络相通 。耳穴贴压疗法正是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通过刺激耳穴后产生放射性感应,沿经络浅放射,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 。
3、坐月子如何袪风---饮食保健
猪肾汤
猪肾、糯米、当归、知母、葱白、芍药 。治产后肾虚,四肢疼痛 。制法:以1200~1300毫升水煮猪肾,待水煎成800~700毫升,去猪肾入诸药,慢火煮至400~300毫升时停火,一次服 。
苡米粥
苡米仁、薄荷、荆芥、豆豉,功效健脾祛湿,散风除湿 。治风湿阻络而一身尽痛,筋脉挛急,屈伸不利 。制法:将荆芥、薄荷、葱白、豆豉洗干净后,放入干净的锅内,加水1500毫升,烧开后文火煮10分钟,滤汁去渣,将苡米仁入砂锅内,加入药液,煮至苡米仁裂开酥为度 。
生地粥
生地、大米、养阴生津,适用于阴虚痹患者 。制法:将生地切碎,用适量清水煮约半小时取汁,复煎第二次 。合并两次药液去渣,浓缩至100毫升左右备用 。

月子病临床表现
1、妇女在月子里筋骨腠理之门大开,气血虚弱,内外空虚,不慎风寒湿邪侵入,临床常见浑身怕冷、怕风、出虚汗,关节疼痛,遇冷遇风疼痛加重,好着衣,严重的患者甚至热天穿棉衣,中医理论认为“寒邪入骨” 。
2、情绪抑郁,容易引起肝气郁结,导致气血不畅,气血受滞容易失去营养,不慎风邪可以侵入,其临床症状是:怕冷、怕风、关节疼痛,此外还伴有麻木、抽搐、胀痛等因素 。
3、妇女在月子里过多房事可伤阴、伤精,阴精两亏导致筋骨空虚,风邪乘虚侵入 。它的临床症状是:除浑身怕冷、怕风,关节疼痛之外,主要是浑身沉重,无力,腰酸、困、疼,不耐疲劳,部分患者伴有风湿与类风湿症状 。

坐月子注意事项
衣:产妇要穿宽松、透气的衣服,质地要柔软,最好是棉质,能吸汗,以免出汗太多憋闷而感冒 。
食:多喝水补充水分,饮食要清淡营养,最好多吃点含汤水的流质食物,容易消化吸收 。少吃油腻和生冷的食物,以免拉肚子 。大鱼大肉、人参燕窝等食物的进补要适可而止,不要认为多多益善 。
住:居室要通风透气,温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 。作息要规律,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外阴的清洁 。
行:可以适当做些锻炼和运动,不要天天呆在家中,可到户外散步,做做柔和的健身操和提肛运动等,养成定时排便、排尿的习惯 。
产后伤口护理:
1、必须注意感染的问题 。皮肤的完整是保护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因此伤口局部的红、肿、热、痛绝对不可轻视,只要不适感持续未改善或者出现脓性分泌物时,记得赶快回到医院检查 。
2、阴道大量出血或者排出多量血块也是不正常的情形,应尽速就医 。

坐月子如何袪风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