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特点与养生


惊蛰的特点与养生

文章插图
惊蛰为春季的第三个节气 。惊蛰是指春雷初响,惊醒蛰伏中的昆虫 。这个时节已经进入仲春,是桃花红、李花白、鸟儿高飞的时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惊蛰时我国平均气温能达16~18℃,但今年北京的气候却偏低许多 。
【惊蛰的特点与养生】◇惊蛰的特点:
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并渐有春雷出现,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并出土活动 。雨水渐多 , 是春播的有利时机 。
春天 , 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民间称之为“春困”,这是人体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春回大地,天气渐暖,人体皮肤的血管和毛孔也逐渐舒张,需要的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 。但由于人体内血液的总量是相对稳定的,供应外周的血量增多,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所以出现“春困” 。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北方阴寒未尽,冷空气较强 , 气候变化大 。所以,为了抵御渐退的寒气,人们又提出“春捂” 。这在惊蛰期间尤为突出 。
◇惊蛰的养生:
惊蛰时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精神、饮食、起居的调养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 , 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志生 。”这是说,春天万物复苏 , 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 , 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对于北方气温较低、早晚温差大的地区要注意保暖 。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 。现代流行病学调查 , 春天属肝病高发季节,应注意

惊蛰的特点与养生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