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防春寒


春季养生防春寒

文章插图
春回大地,给万物带来了生机,然而今年春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却寒意正浓,人们仍觉得很冷,群众中有“春天冻人不冻水”的谚语 。原因何在呢?
其一,春天是冷暖气团的过渡时期 , 北方冷空气的势力还很强,导致春天多风的天气 。风速越快,人体散失的热量也越快越多,人也就觉得更加寒冷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测试:当气温在0℃以上时,如无风时为10℃,若是3级风刮来,使人感觉气温只有5℃,在5级风时,人会感到气温像0℃一样;而当7级风时,人就会感觉和零下3℃时相同 。通过上述实验,说明了气温在0℃以上时 , 风力每增加2级 , 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3℃~5℃ 。这种看起来似乎天气暖和了,而实际上人们仍感觉相当冷的情况,在初春季节尤其明显 。
第二,众所周知 , 地球表面的热量几乎全部来源于阳光,但空气直接从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很少 。原因是阳光的能量首先被地面吸收,转化为热能再由地面将热量传送给空气 。所以 , 白天越是靠近地面,空气温度就越高 。冰雪冻土在阳光照射下融化得也早一些 。但其融化时又需要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使得地面温度不可能上升得很快,以致使人们仍然感到寒冷 。
【春季养生防春寒】有鉴于上述原因,春天除了防止风邪伤人,亦需要防寒 。古语道:“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就是提醒人们当心春天里的“冬天” 。就拿脑血管病来说 , 此时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皆较高 。这与月平均气温、气压与相对湿度的变化关系密切 。大气中温度和相对湿度低,气压高,气候干燥 , 体表蒸发快,体内的红细胞压积和血液黏稠度就增高,血流速度减慢,加之血管收缩的时间相对延长,故易诱发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等 。

春季养生防春寒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