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痈的主要表现


肺痈的主要表现

文章插图

肺痈的主要表现
1、肺痈的主要表现
热毒瘀结,血败肉腐成痈所引起的肺痈症状,如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痰等,是肺痈的临床表现特征 。本病发病多急,常突然出现恶寒或寒战,高热,午后热甚,咳嗽胸痛,咯吐黏浊痰,经过旬日左右,痰量增多,咳痰如脓,有腥臭味,或脓血相兼,甚则咯血量多,随着脓血的大量排出,身热下降,症状减轻,病情有所好转,经数周逐渐恢复 。如脓毒不净,持续咳嗽,咯吐脓血臭痰,低烧,出汗,形体消瘦者,则可转入慢性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实 。恢复阶段,多见气阴两虚,故舌质红或淡红,脉细或细数无力为多见 。
2、引起肺痈的病因
2.1、感受外邪多为风热外邪自口鼻或皮毛侵犯于肺所致,正如《类证治裁·肺痿肺痈》所说:“肺痈者,咽干吐脓,因风热客肺蕴毒成痈” 。或因风寒袭肺,未得及时表散,内蕴不解,郁而化热所为,《张氏医通,肺痈》曾说:“肺痈者,由感受风寒,未经发越,停留胸中,蕴发为热 。”肺脏受邪热熏灼,肺气失于清肃,血热壅聚而成 。
2.2、痰热素盛平素嗜酒太过或嗜食辛辣炙爝厚味,酿湿蒸痰化热,熏灼于肺;或肺脏宿有痰热,或他脏痰浊瘀结日久,上干于肺,形成肺痈 。若宿有痰热蕴肺,复加外感风热,内外合邪,则更易引发本病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痈》曾指出:“此症系肺脏蓄热,复伤风邪,郁久成痈” 。
3、肺痈的诊断
3.1、有外感因素或有痰热甚之病史 。
3.2、起病急骤,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咯吐大量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痰 。
3.3、脓血浊痰吐人水中,沉者是痈脓,浮者是痰;口啖生黄豆或生豆汁不觉有腥味者,便为肺痈 。
3.4、肺部病侧呼吸音降低或闻及湿锣音 。慢性病变还可见“爪甲紫而带弯”,指端呈鼓槌样 。
3.5、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X线检查,胸片可见大片浓密炎症阴影或透光区及液平面;支气管碘油造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有助于西医肺脓疡的诊断 。

肺痈的分期辨证论治
1、初期
证候主症:恶寒发热,咳嗽,咯白色黏痰,痰量日渐增多,胸痛,咳则痛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
证机概要:风热外袭,卫表不和,邪热壅肺,肺失清肃 。
治法:疏风散热,清肺化痰 。
代表方:银翘散加减 。
2、成痈期
证候主症: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
证机概要:热毒蕴肺,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蕴酿成痈 。
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
代表方: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
3、溃脓期
证候主症:咳吐大量脓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异常,有时咯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数实 。
证机概要:热壅血瘀,血败肉腐,痈肿内溃,脓液外泄 。
治法:排脓解毒 。
代表方:加味桔梗汤加减 。

肺痈的预防与调摄
1、预防:平素体虚或原有其它慢性疾患者,肺卫不固,易感外邪,当注意寒温适度,起居有节,以防受邪致病;并禁烟酒及辛辣炙煆食物,以免燥热伤肺 。一旦发病,则当及早治疗,力求在未成痈前得到消散,或减轻病情 。
【肺痈的主要表现】2、调摄方面:应做到安静卧床休息,每天观察体温、脉象的变化,观察痰与脓的色、质、量、味的改变 。注意室温的调节,做好防寒保暖,以防复感 。在溃脓期可根据肺部病位,予以体位引流,如见大量咯血,应警惕血块阻塞气道 。饮食宜清淡,多吃具有润肺生津化痰作用的水果,如梨、枇杷、萝卜、荸荠等,饮食不宜过咸,忌油腻厚味及辛辣刺激海腥发物,如大蒜、海椒、韭菜、海虾等,严禁烟酒 。

肺痈的主要表现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