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俑


什么是俑

文章插图
【什么是俑】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殉葬用的"俑",是最早的机器人的雏形 。据《礼记·檀弓》,孔子"谓为俑者不仁" 。郑玄注:"俑,偶人也,有面目机发,有似于生人 。"皇侃疏:"机械发动踊跃,故谓之俑也 。"孔颖达正义:"刻木为人,而自发动,与生人无异,但无性灵知识 。"又《孟子·梁惠王》:"仲尼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焦循《孟子正义》:《广雅》引(张揖)《埤苍》云:"俑,木人,送葬设关而能跳踊,故名之 。""为其像人者,谓为其像人之转动跳踊也 。"可见"俑"就是由简单机械发动能够自己转动跳跃的木人 。
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 。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 。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 。俑的质料以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 。宋代以后纸明器开始流行,陶、木、石质的俑开始渐渐减少 。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胜的神物 。俑大多真实地模拟着当时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各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 。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 。

什么是俑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