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用药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用药的注意事项

文章插图

糖尿病用药的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
1.1、长期服用某一制剂时,可渐见无效,则须及时换用另一制剂 。
1.2、注意药物配伍,以合理使用剂量或慎用、禁用某些药物 。如磺脲类与双脲类同时使用可增强降血糖作用 。磺脲类与下列药物同时使用时,降血糖作用增强:水杨酸及其盐类、氨基比林、保泰松、磺胺药、胍乙淀、利血平、可乐宁、心得安、四环素、氯霉素、消炎痛等;与下列药物同时使用,其降血糖作用将减弱:异搏定、硝苯吡啶、利尿剂、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雌激素、利福平、巴比妥、氯丙嗪、口服避孕药等 。
1.3、口服降糖药,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单纯饮食控制后血糖水平仍较高时,不能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免因无效而贻误病情 。
1.4、应定时、定量遵医嘱服用,且须作服药记录医`学教育网整理 。记录内容包括药名、剂量及增减情况、服法、服药后反应、血糖及尿糖检查结果、饮食情况 。
2、治疗糖尿病可选用的中成药
2.1、肺肾阴虚型
六味地黄丸:大蜜丸每次口服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
麦味地黄丸(口服液):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或浓缩丸每次8丸,均为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口服液每次服10ml,一日2次 。
2.2、气阴不足型
玉泉片:每次服用8片,一日4次,温开水送服 。
降糖丹:每次口服10g(约145丸),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
2.3、阴阳两虚型
桂附地黄丸(口服液):大蜜丸每次口服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口服液,每次服10ml,一日2次 。
3、糖尿病的病因
3.1、遗传基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糖尿病遗传方式以多基因遗传为主 。
3.2、环境因素:促使有遗传基础的老年人发生糖尿病后天发病因素很多 。
3.3、胰岛素原因素:人体逐渐衰老时,其总胰岛素量虽有一定水平,但其中胰岛素原相对增多 。人类胰岛素原抑制肝葡萄糖生产作用的活性只有胰岛素的1/10,在相同的基础状态下,年轻人的胰岛素原总分泌数和老年人相同;但在葡萄糖负荷后,血液循环中可测知的胰岛素原老年人为22%,而青年人只有15%,胰岛素原较多,也可能是老年人糖尿病增多的原因之一 。
糖尿病的症状
1、多尿: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
2、多饮: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
3、多食: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 。
糖尿病患者该吃什么
1、多吃坚果类食物饱腹:患者花生、瓜子不离口,认为这样可减轻饥饿感 。殊不知,这些坚果类食物除含丰富的蛋白质外,还有油脂、大量花生、瓜子、杏仁的食入,不仅使热量大为增加,而且使血脂升高 。一部分血脂可通过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所以,吃花生、瓜子要计算量,要减少油的摄人 。
2、应该多吃豆制品:适量地进食豆制品(豆汁、豆腐等)确实对健康大有好处 。豆制品不含糖,并不是说它不会转化为糖,只是转化地较慢(大约需3个小时),最终也会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 。
【糖尿病用药的注意事项】3、南瓜降糖 多吃有益: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南瓜含有较多的果胶纤维,与淀粉类食物混合时,能提高胃内容物的粘度,使饭后血糖不至于升高过快 。但不能把南瓜作为唯一的治疗手段或药物来使用 。

糖尿病用药的注意事项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