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是怎么引起的


肾病是怎么引起的

文章插图

肾病是怎么引起的
1、肾病是怎么引起的呢
1.1、细菌、病毒感染
【肾病是怎么引起的】这是最常见的慢性肾炎的病因,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无症状性菌尿、流感、咽喉炎、气管支气管炎等都可以使慢性肾炎症状加重 。
1.2、疲劳过度
根据临床验证,疲劳过度也是慢性肾炎的病因的主要一点 。包括过度劳累(如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开夜车、甚至房劳等,均可使慢性肾炎病情加重 。
1.3、滥用药物
有些患者盲目的使用肾毒性药物,氨基式类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及链霉素等 。这也是常见的慢性肾炎的病因 。
2、肾病有什么症状
水肿:晨起时眼睑或颜面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时减轻 。严重时水肿可出现在低垂部位,如双踝部、双下肢、骶尾部等 。
排尿泡沫增多:尿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若仍有较多泡沫,则提示尿中蛋白排泄过多 。
尿色异常:如果尿色呈浓茶色、洗肉水色、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样时,应立即就诊以明确病因 。
尿量过多或过少:正常人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如果没有喝水过少、出汗、发热、腹泻等因素尿量突然减少应属异常 。尿量每日超过2500毫升以上,应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肾脏等疾病 。
夜尿增多:正常人年龄小于60岁一般不应有夜尿 。如果夜尿增多,则可能为肾脏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 。
面色苍白:很多原因可以导致贫血,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而肾脏疾病是导致贫血的较常见原因 。
腰痛:出现腰痛应及时就医,并详细描述腰痛具体部位、发生时间、疼痛性质等,以便医生准确诊断 。
3、肾病需做哪些检查
3.1、尿常规
尿蛋白一般为微量或少量 。若尿蛋白>3.0/24小时,则提示非本病的可能 。尿沉渣可有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 。若发现白细胞管型有助于诊断,但非本病所特有 。
3.2、尿培养
阳性率较低,有时需反复检查方可获得阳性结果 。阴性尿细菌培养患者中约有20%可找到原浆型菌株,此系致病菌在抗菌药物、抗体等作用下,为了适应不良的环境而求得生存的一种变异能力,胞膜虽破裂,但原浆质仍在,一旦环境有利即可重新繁殖 。膀胱灭菌后尿培养及尿液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时,有助本病诊断,据此可与膀胱炎相鉴别 。
3.3、肾功能检查
通常有肾小管功能减退(尿浓缩功能减退,酚红排泄率降低等),可有尿钠、尿钾排出增多,代谢性酸中毒;尿少时血钾可增高 。晚期出现肾小球功能障碍、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并导致尿毒症 。
肾病有什么危害
1、贫血
贫血也是多数肾炎患者常见的症状表现,这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致红细胞的分化、成熟、释放减少有关 。
2、威胁到家庭幸福
慢性肾炎则在起病后早期和中期多半不会有明显的不舒服,似乎并不直接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劳动,但病情实际仍在进展,即逐渐恶化,容易被忽视,一旦发展到后期常常演变成尿毒症,从而威胁到生命 。由于慢性肾炎病人需长期治疗,对病人和家庭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其肾炎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
3、尿毒症
肾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如果肾脏出现了问题,那么人体的排毒系统就会出现问题,导致毒素在体内大量的堆积,最后引起尿毒症 。
4、威胁生命健康
急性肾炎大多数表现为一个急性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自行完全治好,或通过治疗后完全治好只在急性发病的时候影响病人的生活与劳动 。
5、影响正常生活
会出现头晕乏力的现象,这也会影响患者的平时生活 。慢性肾炎的危害之一是还会出现高血压,对老年人不利 。
肾病如何预防
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 。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
参加有氧运动,适当锻炼身体,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从而预防肾病的发生 。
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 。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肾病的发生 。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 。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

肾病是怎么引起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