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癔病解说


癔症 癔病解说

文章插图
导读: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症,以乡村多见 。……
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 , 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 。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 。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
精神因素和暗示的作用,是癔症发病的主要原因 。但是,当人们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以及暗示的作用以后,为什么有的人保持健康,有的人就患了癔症呢?这与他们的性格不同有关 。癔症患者的病前个性,是属于有强烈情感,缺少坚定理智,意志不稳定 , 幻想多,争强好胜 , 虚荣,情感不稳定,易冲动 。这类性格的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
(1)情感代替理智:癔症性格的人有高度的情感性,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容易从一种情感转移为另一种情感,他们对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整个精神活动均易受情感的影响而趋向极端 。如对某人有好感时,觉得他十全十美,是世界上少有的好人,但当遇到一点小事时就立刻认为这人一无是处,是最大的恶棍 。这就是癔症者的“情感逻辑” 。其判断推理完全从当时的情感出发,情感有了变化,其判断推理也随之改变 。
(2)暗示性强:他们的情感和行为极易受别人的言语和行为的暗示影响,尤其是当他对某人印象良好时,则该人的意见都会不加分析地盲目接受下来 。他们的自我暗示也很强烈,以致各种身体不造感可作为自我暗示的基础 。
(3)自我中心和好幻想:他们好夸耀自己,显示自己,乐于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 , 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 。他们富于生动的幻想,特别是当情感反应强烈时,想象和现实常易混淆一起,以致有时连他们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是想象还是事实,因而造成他在说谎的印象 。
癔症多发病于16~30岁之间,女多于男 。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惊恐,被侮辱 , 委屈 , 不如意以及亲人的远离等较强烈的精神创伤,往往是癔症第一次发病的诱因 。至于以后的发?。灰欢ǘ加泻芮苛业木褚蛩?。也可能由于与精神创伤有联系的事件,或在与第一次起病相类似的情景下产生联想而突然发病 。
有些患者可因躯体因素,如疼痛,发热,不适,劳累等,引起精神紧张和恐惧或精神不愉快而发病 。
暗示有致病作用 。具有特殊意义的谈话、表情和传说,以及看见其他患者发病均可成为病因,即通过自身体验和联想、产生疑虑,深信自己会发病而发病,这是自我暗示的作用 。患者易受暗示,是癔症性格所致 。
癔症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多样,可类似多种疾病的症状 , 几乎占据了医学临床各科的所有疾病的症状表现 。有人说“癔症的症状包括整个医学的内容” 。法国夏克称本病患者为“伟大的模仿者”,也有人称患者是“不好的演员,各种角色都可扮演”、“调皮孩子,恶作剧 ”等 , 这都说明癔症的表现千奇百怪,无奇不有,哪一位医生也无法完全的描述癔症的全部症状 。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第二版的修订版,将癔症的临床表现分为两个类型:①分离症状: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②转换症状:主要表现为躯体的功能障碍 。在同一患者身上往往仅有一二种症状出现,且每次发作多为同样症状的重复 。
癔症是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导致的精神障碍 。多数起病于35岁前,发病急骤,主要表现无器质性基础的感觉或运动障碍,或意识状态改变 。具体有如下表现:
(1)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分离型障碍 。
①情感爆发:患者在受精神刺激后突然出现以尽情发泄为特征的临床症状 。嚎啕痛哭 , 又吵又闹,以极其夸张的姿态向人诉说所受的委屈和不快 , 甚至捶胸蹬足,以头撞墙 , 或在地上打滚,但意识障碍不明显 。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周围环境有关 。情感爆发是癔症患者最常见的精神障碍 。
②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朦胧状态或昏睡 , 病人突然昏倒,呼之不应,推之不动;癔症性朦胧状态,兴奋激动,情感丰富或有幻觉、错觉;癔症性神游症,患者表现离家出走,到处游荡;癔症性梦行症 , 睡中起床,开门外出或作一些动作之后又复入睡;癔症性假性痴呆,表情幼稚,答非所问 , 或答案近似而不正确 。
③癔症性精神?。夯颊弑硐智樾骷ぐ海杂锪懵?,短暂幻觉、妄想,盲目奔跑或伤人毁物,一般历时3~5日即愈 。
④癔症性神鬼附体:常见于农村妇女,发作时意识范围狭窄,以死去多年的亲人或邻居的口气说话,或自称是某某神仙的化身,或称进入阴曹地府,说一些“阴间”的事情,与迷信、宗教或文化落后有关 。
(2)癔症性躯体障碍 , 又称转换型癔症 。
①感觉障碍:感觉缺失,患者对强烈的刺激只能轻微感觉,甚至完全没有感知 , 其特征是不按解剖部位分布,不能用神经病理学的知识加以解释:感觉过敏,患者对局部的触摸特别敏感,非常轻微的触摸即感到疼痛异常;感觉异常,患者感到咽喉部有异物或梗阻,好似球形物体在上下移动,但咽喉部检查却无异常发现;视觉障碍,常见者为突然失明 , 也有弱视、视野向心性缩小 , 但眼底检查正常,双瞳孔对光反射良好,患者什么也看不见,但行走时可避开障碍物;听觉障碍,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突然双耳失去听力,但来自背后的声音可引起瞬目反应,睡眠中可被叫醒,客观检查无阳性发现;心因性疼痛,在受到精神刺激后出现的剧烈头痛、背痛或躯体其他部位的疼痛,但客观检查未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
②运动障碍:抽搐发作 , 常因心理因素引起 。发作时常突然倒地,全身僵直,呈角弓反张,有时呈不规则抽动、呼吸急促,呼之不应,有时扯头发、撕衣服等,表情痛苦 。一次发作可达数十分钟或数小时,随周围人的暗示而变化,发作可一日多次;瘫痪,以单瘫或截瘫多见,有时可四肢瘫,起病较急,瘫痪程度可轻可重 。轻者可活动但无力,重者完全不能活动 。客观检查不符合神经损害特点,瘫痪肢体一般无肌肉萎缩,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 。少数治疗不当,瘫痪时间过久可见废用性萎缩;失音,患者保持不语,常用手势或书写表达自己的意见 。客观检查,大脑、唇、舌、腭或声带均无器质性损害 。
【癔症 癔病解说】③躯体化障碍: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也可表现为泌尿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症状 。患者可出现腹部不适、反胃、腹胀、厌食、呕吐等症状,也可表现为尿频、尿急等症状 , 或表现为心动过速、气急等症状 。

癔症 癔病解说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