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按什么穴位


心肌缺血按什么穴位

文章插图

心肌缺血按什么穴位
1、心肌缺血按什么穴位
取穴:取大陵穴(腕部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内关穴(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间使穴(腕横纹上3寸,在桡侧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
按摩手法:先用拇指侧掐压穴位,待患者感觉麻胀时抬起如鸡啄食样掐压5分钟,然后自大陵穴经内关穴至间使穴按摩2分钟,一般可在2~3分钟内生效 。
大陵穴、内关穴、间使穴均为手厥阴心包经穴位 。掐压与按摩以上三穴可以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调整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能量代谢而实现的 。
2、心肌缺血主要原因
可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很多,血压降低、主动脉供血减少、冠状动脉阻塞,可直接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心瓣膜病、血黏度变化、心肌本身病变也会使心脏供血减少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次还有炎症(风湿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种 。
3、心肌缺血怎么检查
为尽早发现心肌缺血,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体检,了解有无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血糖、颈部血管超声、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 。
心电图是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当心肌某一部分缺血时,将影响到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并可使缺血区相关导联发生ST-T异常改变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类型取决于缺血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缺血发生部位 。典型的心肌缺血发作时,面向缺血部位的导联常显示缺血型ST段压低和(或)T波倒置 。
如何预防心肌缺血
1、善待症状,处惊不变 。对自己的心血管病能正确对待,既不掉以轻心,又不过于忧虑,在病情剧变发作时,不紧张惊慌,保持平和心态,泰然处之 。除按医嘱服药,把精力投入食疗,饮食上做到:杂:粗细粮搭配;混:荤素搭配,以素为多;淡:低盐少糖,清淡为主;清:不吃油炸食物,不饮酒吸烟 。
2、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一天中,躺着或稍微抬起双腿坐着休息几次,每次15至20分钟 。放松地平躺在地板或硬木床上非常有益 。对于上班需要长时间坐着的人来说,一天应该从桌旁站起来数次,每次3至5分钟 。这是心肌缺血的预防措施 。
3、休闲娱乐,轻松悠然 。把增多的休闲时间用于文化娱乐活动 。活动中,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4、遵守每天的作息制度 。一天的睡眠不应少于7—8小时 。应该在晚上8点15分至8点30分就准备入睡 。一个半至两个小时的午睡,可以维护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免于过度紧张 。不要用任何活动形式来代替人所绝对需要的卧床休息 。但是,休息一定要与工作量成比例 。
心肌缺血食疗方
1、猪心1个,黄芪2O克,当归12克,党参3O克,川芎6克,加水炖熟,吃猪心喝汤 。
2、红枣2O克,沙参15克,生熟地各1O克,加水适量用炖盅隔水蒸3小时后,加蜂蜜适量每日分2次吃完,连服15天 。
3、韭白粥:韭白30克,粳米100克 。韭白洗净,粳米淘净 。韭白、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 。每日两次,早、晚餐食用 。
4、水鸭1只,去毛及肠脏,将冬虫夏草12克洗净放水鸭腹内,用竹签缝好刀口,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用食盐调味,喝汤食肉 。
【心肌缺血按什么穴位】5、玉米粉粥:玉米粉50克,粳米100克 。粳米洗净,玉米粉放入大碗内,加冷水调稀 。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九成熟,将玉米粉糊倒入,边倒边搅,继续用文火煮至玉米烂成粥 。心肌缺血患者每日两次,早、晚餐食用 。

心肌缺血按什么穴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