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前兆


脑出血的前兆

文章插图

脑出血的前兆
1、脑出血的前兆
1.1、头晕 。
脑出血会引起颅内压上升,会引起头疼或头晕,如果发生在小脑,头晕和头痛一般会同时存在 。
1.2、意识障碍 。
脑出血患者会突然表现精神不佳或性格反常,情绪波动容易烦躁,行动迟缓不灵活,还偶尔会出现短暂性的意识丧失 。
1.3、语言交流障碍 。
脑出血患者会突然出现口歪、流口水、吐字模糊不清、与人交谈时说不出话或者无法听懂别人的话 。
1.4、眼部问题 。
随着脑颅内压的升高,会使脑出血患者眼睛出现不适,瞳孔异常,突然眼前一黑或视力模糊,休息一会就能自行恢复,当如果长期如此,而且是脑出血引起的眼部问题,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
1.5、全身性症状 。
此外,部分脑出现患者还伴有全身乏力、四肢不灵活、胸闷、冷汗、低热、走路不稳、突然摔跤、心悸、呕吐、恶心等全身性症状,这也是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 。
2、引起脑出血的原因
2.1、酗酒:饮酒是引起脑出血的另一危险因素,尤其酗酒,可引起血压增高或凝血机制改变和脑血流加速而促发脑出血 。许多人往往并不是酗酒,就是逢年过节或遇高兴事,比平时多饮一些,可能就此危及性命或留下终身残疾 。在一组脑出血病人中,就有近25%的是因不同程度饮酒而引起的 。
2.2、情绪激动:情绪激动是脑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 。在一组病人中,有近25%的病人是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脑出血 。这主要是由于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所致 。
2.3、腹压增高:腹压过度增高可引发脑出血 。发生在卫生间的病人,多是由于腹压过度增高所引起的 。尤其是有高血压病伴便秘者,排便时过度屏气使腹压骤然增高而引发脑出血 。
3、脑出血的危害
3.1、意识改变,半数脑出血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重症者可在发病后数分钟内意识模糊或昏迷:意识障碍是颅内出血最突出的症状,也是判断预后的主要指标 。位于皮质和基底节区外侧的少量出血,出现意识障碍较少,而位于基底节区内侧、丘脑和脑干的较大量出血,因出现脑水肿和影响网状系统,容易出现意识障碍 。患者有意识障碍时,多伴有尿失禁或尿潴留 。
3.2、有些患者会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 。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或吐字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暂性视物模糊,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或出现失明 。
3.3、头痛、恶心、呕吐有40%~50%的脑出血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常为首发症状 。开始表现为病灶同侧剧烈头痛,颅内压增高时为全头痛,伴有喷射样呕吐,转头和翻身时更易发生 。有视乳头水肿 。发病后期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呕吐更加频繁,病情危重者,下丘脑受损,呕吐物为咖啡色 。
脑出血的治疗方法
1、常规治疗
一般处理,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应在当地进行抢救,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以免加重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 。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
2、降低颅内压
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 。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
3、控制高血压
控制高血压,降低增高了的血压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 。一般以维持在(150--160/90--100mmhg)为宜 。
脑出血的护理
【脑出血的前兆】1、脑出血抢救后,患者必须要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左右转动,但不能抬高,四肢每2小时小幅度动一下,存进血液循环,不能自行下床大小便,以免再次发生脑出血 。
2、绝对卧床休息两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 。
3、脑出血病程中患者会出现头疼,疼感因人而异,可表现为胀痛、刺痛、剧烈疼痛等,头痛是脑出血发病初期最常见的症状,大家不用紧张,可适当为患者按摩头部,减轻疼痛 。
4、高血压脑出血如调理呢?严格服用降压药物要按时定量,不随意增减药量,防血压骤升骤降,加重病情 。

脑出血的前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